三兄弟坐在一起吃早点,十岁的三弟张大安对于他二哥的事情也非常担心。
“大哥,二哥他不会有事吧?”
“那当然,身正不怕影子歪,反正二弟也并未烧毁他藏书楼,怕啥?”
张大象底气十足,自己是大哥,当然得有大哥的样子。
二弟张大素一直低头吃饭,情绪非常低落。
张大象不停安慰他,说如果实在无法洗清嫌疑,大不了舍弃爵位,三兄弟一起当个平民百姓罢了,二弟这才稍微心安一些。
依照《唐律》之“八议”,犯了死罪之人,有八种情况可以不依律法严格执行,而是由皇帝裁定。
这其中的第六条“议贵”: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
这条件当然非常苛刻,国公爵刚好从一品,符合条件,爵位再低就不行了。
因为并不是谋反大罪,如果张大象愿意用自己的爵位替弟弟顶罪,皇帝大多会从宽处理。
三人说着话,二十七岁的万年县令刘审礼亲自登门来提人。
万年县属于“京县”,县令职品----正五品上阶,唐代从五品以上属于高级官员。同时,万年县也是全国第一大县,地位高于长安县。
当时,县是根据人口多少和地理位置分为若干级别,最低的“下县”,县令只有从七品下阶。
这刘审礼也是功臣之后,他父亲是将军刘德威,目前任职大理寺卿,最高审判机关的一把手。
“拜见邹国公!”刘审礼非常热情。
“免礼,你我兄弟何必客气,刘兄请屋里坐!”张大象说道。
刘审礼摆摆手:“不敢打扰,今日主要是想请二郎回去问话,这也是例行公事,还请大郎体谅!”
“当然没问题,我刚才已详细问过,这件事其实是误会……”张大象把自己得到的真实情况简单说了下。
刘审礼听罢点点头:“嗯,大郎放心,县衙判案当然会以证据说话,真相肯定会调查清楚,不过如今的证据对二郎很有些不利,你可要有心里准备!”
张大象一听,不觉心中一沉,莫非他还有什么特殊证据?
二人又聊了几句闲话,刘审礼就把二弟给带走了。
看着二弟离去的背影,张大象就准备先去找李勣与尉迟恭二人商量一下,这两个人是父亲的铁哥们儿,当初就是他二人把父亲介绍给李世民的。
谁知还没来得及出门,突然有人来禀报:“禀大郎,尉迟三郎和程二郎来访!”
哦?尉迟环、程处亮二人到了!
张大象一喜:“快快有请!”
……
“张大郎,张二郎呢?我倒真是佩服他,居然敢去烧侯家的藏书楼,在长安城,他的胆子肯定是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