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路易斯先生。”亨利礼貌地回答说:“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会报社拜访你的。”
送走了路易斯,亨利来了嘉尔卡和丽莎坐的桌边坐下,笑着问两人:“点好菜了吗?”
经过这两日的相处,两人已经知道了亨利的口味,刚刚亨利在接受路易斯采访时,两人已经把他点好了菜。此刻听到亨利的问题,两人便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点好了。”
趁着等上菜的工夫,嘉尔卡好奇地问:“亨利,刚刚那人是做什么的,我看他在那里一直不停地问东问西。”
“他是世界报的记者,可能是从什么地方得到消息,知道我来到了格拉斯,便特意过来采访我的。”
嘉尔卡望着前台的方向,冷笑着说:“我们昨天是晚上入住这里的,如果没有人通风报信,记者怎么会找到这里呢?”
“嗯,你说得没错,嘉尔卡。我估计是经理让侍应生向报社报料的,想通过我入住这里,来提升他们酒店的知名度。”
“我感觉这家酒店的入住率不高。”丽莎说道:“照理说,如今是茉莉花会期间,来自各地的人,早就把各种大小旅馆挤满了。可是这里,你们瞧瞧吃饭的人就知道了,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可能就是因此入住率太低,经理才想出了向报社报料的办法,以你的名气来吸引更多的旅客入住。”
饭菜上来之后,嘉尔卡只吃了一口,便皱起了眉头:“这里的饭菜真是太难吃了,别说巴黎的大饭店,就连我们在火车餐车上吃的东西,都比这里的食物强。”
“从昨晚到现在,你们都没吃过任何东西。”亨利对两人说道:“不管这个食物多么难吃,你们都要吃一点,否则就只能饿肚子了。”原本想放下餐具的两人,听到亨利这么说,不乐意地应了一声,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吃了没多久,爱德华快步地走了过来,他躬身向亨利问好后,问道:“亚当斯先生,本酒店的饭菜,还合您的胃口吧?”
“我刚从伦敦过来,还没有适应法国的饮食。”哪怕面前的饭菜再难吃,当着经理的面,亨利也不能当面指出来,而是委婉的说:“要适应格拉斯本地的饮食,我估计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爱德华何尝不知道自家酒店的大厨手艺差啊,不过没办法,酒店的入住率不高,收入情况不理想,自然请不起有名气的大厨,因此只能找个手艺普通的厨子应付。但就因为厨子的手艺差,导致很多客人在这里吃过一次后,就再也不光顾餐厅了。
此刻见亨利给自己留了面子,爱德华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随后问道:“亚当斯先生,我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
“我想去调香师公会,”亨利刚到格拉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自己要找的调香师,只能向爱德华求助:“不知您能为我们准备一辆马车吗?”
“完全可以,亚当斯先生。”爱德华毕恭毕敬地说:“我可以专门为您准备一辆马车,随时听从您的差遣。”
见对方主动提出要为自己提供一辆马车,为自己的出行提供方便,亨利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连忙点着头说:“经理先生,那真是太感谢了。”
过了一会儿,经理过来告诉亨利:“亚当斯先生,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就在酒店的门口等您。”
亨利趁机推开面前难以下咽的食物,用餐巾擦了擦嘴,站起身对嘉尔卡和丽莎说:“既然马车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出发吧。”
嘉尔卡和丽莎听到亨利这么说,如蒙大赦,连忙推开了面前的盘子,起身跟在亨利的后面,朝酒店的门口走去。
马车载着三人离开了酒店,朝着城里开花会的地方而去。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举办花会的位置。还隔着老远,亨利就闻到了一种沁人心扉的花香,他感慨地说了一句:“这花的香味真是好闻啊。”
三人下了马车,沿着街道朝前走。亨利看到接到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花卉摊,每个摊位前,都有不少的人在问价或者买花。除了卖花的,还有一些摊位是卖纪念品、小吃或者日用品的。
走着走着,嘉尔卡忽然欢呼了一声,拉着丽萨就朝前面跑去,只留下亨利一个人在原地发呆。亨利过了好一阵,才想起嘉尔卡刚刚说的是一个俄语单词,可自己却不知道是何意思。
亨利见两人正站在一个卖小吃的摊位前,隐隐还能闻到飘来的食物香味,让中午没有吃饱的亨利食指大动,他连忙走过去,想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亨利,快点来尝尝这个。”丽莎的手里举着一个穿在竹签上的煮玉米,跑过来递给了亨利:“尝尝吧,亨利,我已经撒过盐了。”
看到玉米表面那一层白色的盐粒,亨利脸上的肌肉不禁抽搐了几下,他还从来没吃过撒盐的玉米。但看到丽莎一脸真诚地望着自己,亨利知道这个玉米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只能硬着头皮咬了一口。
但他没想到,除了有点咸以外,撒盐的玉米其实并不难吃。于是,他就是在丽莎的注视中,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这个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玉米。
看到亨利吃完,丽莎还笑着问:“亨利,好吃吗?”
“好吃!”
“需要再来一个吗?”
“啊,不了不了,我觉得一个就能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