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欢呼之声,不绝于耳,震撼云霄,让贼兵闻之色变。
郑胡一见攻下城门,便拔剑一指,大声喝道:“城门已克!诸将士随我入城,讨逆平叛!”随后一骑当先,策马飞驰,入了城门。
郑胡一动,中军高牙大纛紧随其后,不离寸步。那高耸如云的大旗,代表着三军主将所在,为军之魂。大纛所指,三军所至!三军将士见得大纛一动,无不精神振奋、兴奋不已,他们知道,他们年轻的君主,正亲率他们奔赴战场、建功立业!伴随着激昂的战鼓之声,大军随着郑胡入潮水一般涌入城中,誓要把伍城这面小舟给拍的支离破碎。
郑胡大军一入伍城,大局便已定了。失去高墙地利,三军胆气又失,被征召的百姓一哄而散,逃的逃、降的降,伍城守军再也无法扭转局面。
眼见如此,躲在府中的伍顺带上早已打包好的细软,偕同家眷,在亲兵护卫之下登车,往无郑军包围的后门窜逃而去。
郑胡得闻消息,便兵分三路,左右两路人数较少,分别奔赴伍城两侧角门,帮助还在攻打两城门的郑军士卒,里应外合围剿守城敌军,夺下城门。而自己统领大军,横穿整个伍城,一面扫清城中顽抗分子,一面杀向伍城后门!
郑信见得郑胡入城,便不再继续追杀顽抗守吏,而是唤来宝驹骑上,策马追随郑胡,护卫左右,替郑胡开路。
郑信本就是骑将,先前先登攻城,弃了马,蚁附而上,登城搏杀。如今骑上宝驹,悍勇又是强上三分!
他归剑还鞘,只持一杆芦叶枪,刷了个枪花,如长虹贯日,猛地扎入敌众!
他这一枪过去,大开大合,充满一往无回、无人能挡的霸气。竟能点碎敌甲,贯穿胸膛!随后一抖枪,将枪上死尸甩开,继续杀向敌众,直到周围再也没有一个贼兵。
城中游兵零散,躲在暗处,真不知道会从哪条巷子、哪间房屋扑出突袭,令人防不胜防。郑信不敢大意,细心戒备,观察周遭风吹草动,避免郑胡遭遇不测。
郑胡见之,大笑称赞道:“孤有辰垣,可无忧矣!”
两人走在最前,而两人身后,中军士卒将战死的守吏首级割下,悬挂于矛上,跟随郑胡一路行进,借此威吓还在抵抗的游兵,劝诱其投降。
毕竟城中街巷纵横、十分复杂,这些守卒皆是伍城人,熟悉地形,如若凭借犬牙交错的深巷与郑军打起游击,那便有的头疼了。
果然,见得昔日高高在上的长吏,变为一颗颗面目狰狞、血肉模糊的人头,被郑军挂在矛尖上炫耀。游兵皆是胆寒,大多不再抵抗,出来跪在路边,投降了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