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废分封,削氏族,此固然是强国之举,就是太过急躁了。”见郑胡诚心发问,俞良娓娓道来:“以至于被逼无奈,只能深居宫中,韬光养晦。”
“先生以为,是胡操之过急?”郑胡手抱怀中,低头沉思起来。
“是。”俞良肯定的点点头,并腿正坐,认真说道:“南征一役,郑君洗清叛党,雄吞栾伍两地,借此将两地尽数收归国中,化为郡制。此举虽削弱了氏族,但也使得郑君之心人尽皆知,群臣一片恐慌,人人紧张,畏君如虎。”
而后,俞良伸手指了指宫外,继续说道:“如此,郑君自绝于朝堂,众人纷纷倒向郑、魏二贵,国中便无人相帮,孤立无援。”
郑胡闻言,长叹一声,说道:“先生一番话,使胡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可惜一招棋错,祸已酿成,悔之已晚。”
说完,郑胡恭恭敬敬请教道:“还请先生教我破局之法。”
“郑君,如今国内看似孤立无援、无人相帮,可还有一种人,或可成为郑君助力!”
郑胡闻言,急切问道:“谁人?”
俞良神秘一笑,答道:“氏族庶子。”
“庶子?”
“是。”
郑胡闻言,低头沉吟不语。
俞良解说道:“纪室定鼎天下,立嫡长制。按制,除非嫡子犯有大错,否则庶子不得继承爵位,只能为庶,泯然众人。各氏族子嗣众多,妻儿成群,但官爵只有一个,终是归于嫡长,其余子嗣皆不得染指,追根究底,只因出生较晚之故。在下斗胆,敢问郑君,这些庶子心中,安能没有怨念?”
俞良笑了一声,肯定答道:“他们有!而且怨念还不小!只因祖制如此,无奈屈从。可若是,有一个继承的机会摆在一众庶子眼前,郑君觉得,他们会如何?”
郑胡明白过来,他反问道:“先生可是要我废除嫡长之制?”
俞良点了点头,自信道:“然也!废嫡长,以才取士,继承官爵,便可收庶子之心,为郑君所用。”
郑胡闻言,细细思考,越想眼睛越亮。他感觉自己被俞良一句说醒,思路变得贯通畅达起来。“是了!各氏族为保家族延续、人丁兴旺,皆是妻妾成群,子嗣众多,我若废嫡长制,母凭子贵,为保其子前程,妻妾必然相争!如此,光是家事就够各氏族忙活的,何况还能尽收庶子之心,使其感恩戴德。妙计!妙计!”想到此处,郑胡兴奋的一拍手。
见郑胡认同自己计策,俞良突然玩味一笑,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此策也有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