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孤家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嫡长制

第一百二十四章 嫡长制

这句话,令郑胡回过神来,他认真问道:“有何弊处?”

“先君驾薨,尊制,郑君身为嫡子,得以即位。倘若废制,那便是动摇郑君即位的根本,那么郑君之位,就会变得名不正、言不顺了,这便给了有心之人罢黜郑君的借口。”说罢,俞良深深的看了郑胡一眼,问道:“郑君可还愿废弃嫡长之制?”郑胡会作何选择,他很感兴趣。

被俞良这么一问,郑胡怔住了。确实,“自己”在质赵之前,可能与先君有一些父子之情,可八年时间一过,这份情感,早已被时间抹去。唯一还能让先君立自己为君、继承大位的原因,恐怕便是自己身为嫡子,年长于郑申。

如今废嫡长制,势必引起朝野震荡,可郑胡何惧只有。

既然孤已坐上君位,那就没那么容易让孤下去!郑胡目中含电,寒芒一闪,说道:“先生之策,实乃金玉良言,相比之下,或有贼子窥觊,但皆是挑梁小丑,不足一提!成大事者不能惜身,我愿尊先生之言,废除嫡长之制!”

俞良闻言心道:倒是个果决有断之人。于是,他说道:“既然郑君心意已决,我便再为郑君出上一策。”

郑胡坐正,说道:“先生请说。”

俞良娓娓道来:“嫡长制,不但继承父之爵位,也继承氏族封邑。爵位只有一个,但封邑土地是可以分割的。在下以为,待废除嫡长制之后,郑君大可下诏,以恩赏为理由,使氏族众子嗣平分继承封邑土地,人人有份,从而达到分化弱敌的目的。这样,一来,可加剧氏族内部矛盾,促使嫡庶相斗,让氏族无暇顾及朝堂之事;二来,分割封邑,削弱氏族,以便日后慢慢蚕食。”

分化弱敌,使其自相争斗,这招妙啊。

郑胡听毕,整了整衣袍,郑重拜道:“先生良策助我破局,胡无以为报,愿拜先生为上大夫,主持变法新政。”

栾裕死后,上大夫之位空悬已久,这也是郑胡目前拿得出手的最高官爵,足见郑胡对俞良的重视。

这回俞良是真惊讶了,他再次细细打量一番郑胡,笑道:“没想到在下一番胡言,竟值上大夫之位。”

但随后,俞良摇摇头拒绝道:“可惜在下只有些许小聪明,变法之事在下一窍不通,担不起上大夫高位。”

郑胡本以为此事十拿九稳,不料却被俞良给拒绝了,郑胡虽有些惊讶,但还是继续劝说道:“先生先前为我谋划,面面俱到,实乃大贤,怎会担不起变法重任?说实话,我本欲许以先生卿位,主持变法,怎奈先生不是郑人,又从未为官,若我强任先生为卿,必然朝臣哗然,反不利于变法。无奈之下,才退而求次,任先生为上大夫,即‘小卿’之位。但胡在此保证,只要孤能主朝,必拜先生为卿!”

这番话可是俞良不曾料想到的,他嬉笑尽去,面带动容之色,抖抖嘴唇,最终叹了口气,说道:“君上如此高看俞良,俞良无以为报,然古今主事变法者,皆是大毅力之辈。俞良惜命,非是法家门徒,而是兼济杂学,只为随势逐流,见机取利。君若问计于臣,臣能答。可今君上将变法重任托付于臣,臣虽感激涕零,但恐有负君上之托,万不敢受。”

闻俞良这一番话,郑胡知是肺腑之言,并非是推脱之语,俞良确实是不精法学。郑胡在心中叹了口气,但没有流露出丝毫失望之色,而是一脸真诚,捉住俞良的手说道:“法家也罢,杂学也好,孤只知道,君无戏言。孤欲将国事托付于卿,上大夫之位望卿不要推辞。”

俞良无言,拜伏道:“臣谢君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一步一音紫鸾记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水源王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封州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无敌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