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庶子?为何?侍女一时有些有些惊讶,同时也松了口气,还好没有酿成两国邦交祸事。
“中庶子去周边城镇办差,还未归来。”侍女一边说着一边把剑收回鞘中,同时挥挥手,示意众士卒收队。
赵卒收兵,一众郑卒则是回望公羊孙,等候命令。公羊孙见气氛缓和,大大松了一口气,收剑倒是比谁都快,见甲士们都望向自己,顿时挺起胸膛咳了一声,假模假样的说道:“收兵。”
卫平闻言皱起眉头,思考一阵,再次发问:“可否告知臣下,中庶子是往何处去了?”
侍女望向刚刚与之对话的甲士,那甲士见众人瞧他,立刻明白过来,比了个方向,而后如实相告:“算起脚程,中庶子现在该是到了黎县。”
卫平点点头,而后对着车厢恭恭敬敬说道:“臣因王命,领兵前来,适才情急,多有冒犯,还请公女见谅,宽恕臣下。臣有要务在身,不便久留,就此别过。”
说罢,卫平拉缰转马欲走。
“卫平将军。”这时,侍女出声喊住卫平,卫平回身相望。
侍女问道:“卫平将军可否告知,王上为何令将军请回中庶子?”
见卫平看着自己好似思考,侍女又补充道:“只是好奇,故而相问,若是将军有不便之处,可以不答。”
卫平答道:“王上有言:中庶子乃未来赵相,不可轻往郑国。”
说完,卫平拱手,领兵朝着黎县疾驰而去。
一众轻骑顺着官道飞奔,脚程颇快,不用多久,便到了黎县,他们速度不减,直冲城关,催马进城,行人见状纷纷避让,一时之间,鸡飞狗跳。道路正中,大队骑兵驰过,道路两旁混乱不堪。很快,一众骑兵冲进市集,找到了正在采办的一行人。
“中庶子人呢?”卫平清点过后,见众人之中唯独少了中庶子,不由急声喝问到。
一众人员突然被一大群兵卒围住,押解至此,本就忐忑不安,此刻被卫平一吼,见他杀气凛然,更是惶恐。一小吏声如蚊鸣,颤抖着回答,连话都说不完整了。“中庶子说、说有事要办,让我等、让我等先行采办,等采办完毕之后,与他在城门汇合。”
卫平皱起眉头,唤来副将,对其吩咐道:“你且去见此地长吏,令他立刻封锁城关,任何人不得出城!同时要他配合我等搜城。”
说完,他又对所有人下令道:“其余人等,皆随我来,遍搜全城,一处都不许放过!”
……
就在此时,郑归国队伍缓缓行着,突然,路边一个蓬头垢面之人,猛得暴起,以石掷向马车。
一众甲士赶紧上前,压住此人。
此人一倒地,立马高声对马车喊道:“臣有不情之请,求于公女!”
公羊孙听闻声音耳熟,面色一变,立马上前挥退众士卒。郑国士卒闻令退下,而赵国士卒却依旧压着那人,看向马车,直到侍女出现点头,才放了开来。
“你等退下,在远处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公羊孙挥退众士卒后,见周围没有他人,上前撩起那垢面之人散乱的头发,仔细一瞧,果然是申徒志!
“申徒志,你怎么弄成这样回来?”公羊孙狐疑的扫视申徒志几眼,凑到跟前,压低嗓音发问道:“你可知道,赵王正派人四处寻你,欲接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