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照例走在前面,纷飞的萤火虫和呱呱的蛙鸣,我的心里今晚却一直念想着那本手抄本的事。我叫住春花,说我有一本手抄本,是小芹她弟给我的,我们看看吧。那年头在学校里面很流行手抄本,有抄诗歌散文的,有抄小说的,也有剪贴画报的。春花说现在啊?这么晚了。我回答说就看一下,看看是什么内容。于是我们停下来,在田埂边上,我拿火柴点燃马灯,从书包里拿出那本手抄本。
我翻开第一页,就着马灯的亮光,我看到上面写着:少女之心。刚开始好像是回忆初恋的事情,里面有些字我还不认识,我就凭着前后认识的字连贯起来去想象是什么意思。那时候我读二哥买的茅盾先生的作品“幻灭”就是这样读完的,虽然现在对“幻灭”这本书的内容已经非常模糊,但是当时用这个方法读书确实让我接触了很多我那个年龄还不知道不了解的成人世界的东西。好像看了一两页吧,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很明显的有了变化,我偷偷的看春花,我发现她的脸很红很红,我想她应该也和我一样,大致读懂了里面的意思吧。
少女之心的手抄本,那晚我们并没有读完。没有读完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手抄本全是密密麻麻的字,一时半会读不完;二是看了几页后,里面的内容让我们至少是我的内心起了翻江倒海般的心潮涌动,我想春花应该也一样吧,我看到马灯下她的脸红红的,春花说名哥这么晚了我们回去吧!我心怀小鹿般的跟在春花后面回家了。
说实话在没看这本手抄本之前,我并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就算小芹她弟神神秘秘的样子也没能让我有丝毫的预感,毕竟那时的我才十多岁,完全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这些让我们脸红心跳的字眼是课本上或者是我当时所接触到的课外读物上所没有的,当然我二哥的书“幻灭”是例外。我记得那时候看的最多的课外读物就是小人书,什么穆桂英挂帅、大败金粘罕、九纹龙史进、精忠报国、杨家将、鸡毛信、地道战等等,不是历史演义就是革命故事,内容除了英勇杀敌奋不顾身保家卫国好像就没有别的什么了,那个时候除了看小人书外我最喜欢的就是故事会和知音了,如果说幻灭、故事会和知音在那个年代为我打开了通往成年世界的一扇门,那么我接触到的少女之心手抄本就是把我推上了成年世界的殿堂。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有段时间罗玉凤在网上爆出自己经常研读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时会招到大量网民的嘲笑?作为这些人文社科书籍最早的一批读者,我敢说,你们这些网民认真的研读过知音与故事会吗?你们了解这些书籍所传播的社会能量吗?你们知道这些书籍所带来的人生启迪吗?你们明白这些书籍所构建的生活伦常吗?作为一名崛起于社会底层的逆袭屌丝,作为一名成功拿到美国绿卡的励志青年,罗玉凤用自己的行动对这些无知却又自大的嘲笑者们啪啪打脸,谁敢说当年罗玉凤研读的这些人文社科书籍没有对她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产生过深远影响并指引她走向成功彼岸?我们在嘲笑她的俗不可耐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一样挣扎于社会的底层?我们在嘲笑她的肤浅疏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还不如一个敢说敢做的弱女子?
我觉得一本书,不管是什么书,内容低下庸俗也好,高端雅致也好,辞藻华丽工整也好,佶屈聱牙也好,只要你认真去读,用心去读,你总能悟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比如说少女之心,除了课堂上能够学习到的断文识字,这本小小的手抄本对于我来说无疑就是那个年代最好也是唯一的性启蒙教科书了,它让我这个无知的少年似懂非懂的知道了一些男女之事:身体的秘密与爱情的萌动。如果说我与春花的感情,之前仅仅是好感,那现在应该多了一些好感之外的因素在里面了。两年之后,当我读到“少年维特的烦恼”这本书的时候,里面的一句话瞬间打动了我: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多情?这句话非常恰当的形容了情窦初开的少年情怀。人是感情丰富的动物,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装成高尚伟大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就像乡土俚语所说的,什么是耍流氓?你大和你妈不耍流氓能有你吗?***都还要谈恋爱呢!所以我一点不讳谈那个年代和阿花一起看少女之心的往事。但是书也和剑一样,具有两面性,能开悟人也能杀伤人。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想到的是这本书的诲淫诲盗,我看到的却是这本书的寓教于乐。一个内心平庸的人即使面对阳春白雪也能找到恶俗,相反的,一个健康善良的人就算看到下里巴人也能读出高雅。据说当年的少女之心,有人看了之后变成了杀人凶手,后来我知道这本手抄本在当时属于小黄书,是禁书,所以小芹她弟叮嘱我只能偷偷摸摸的看。其实这根本就不奇怪,当年收听美国之音都是违法犯罪,邓丽君的歌都要等到80年代中后期才能慢慢进入我们的世界,何况是一本描写情与性的书呢?
少女之心这本手抄本,后来我和春花又看了几次,全部看完了,都是利用晚自习下课后回家的时光看的,看完后就还给了小芹她弟。我并没有像那个年代其他的同龄人那样边看手抄本边自己抄写下来,以至于这本手抄本的内容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个比较模糊的片段,只记得几个当时对我来说比较生涩又新奇的关键词和那些个心神荡漾的晚上。有时候我很奇怪,现在的网络上经常能够看到小学生早恋吃禁果的报道,甚至前段时间还爆出11、2岁小女孩子怀孕的事。我们那个时候一起看这本小黄书的时候居然能够什么事都没有,是那个年代的孩子太纯真还是现在的孩子太早熟呢?虽然看到那些脸红耳热的字眼的时候我的身体和心理反应很大,很想做点什么,比如抱抱春花,或者亲亲春花,但是手脚根本就不听自己的使唤,我想春花当时应该也有这样的期待吧?至少第一次看过手抄本后我再邀她看的时候她没有反对,而是羞答答的同意了。但是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从没有就这个问题和她探讨过。
看过这本少女之心的手抄本之后,我发现我和春花之间好像变得有点疏远了,不是感情的疏远,是身体的疏远。之前会手拉手去上学,但是现在没有了,确切的说,是我不敢去拉春花的手了。但是在课堂上,或者课外玩游戏时我们的眼神会经常碰在一起。我想,我们的青春期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我们比同龄人稍微早到一些,当然这也许是我的猜想,也许那个时代的同龄人都是这样吧?谁的心里没有一些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