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暹渠是一条古老的水渠,东出夏县,从我的家乡村南流过,逶迤西去。
孩提时的记忆里,姚暹渠荒草漫坡,杂树乱生,渠水时有时无。虽然家里的地头就紧挨着姚暹渠的北坡,但大人们总是说,渠里有狼,不要上去玩。可是越危险的地方越能激发少年的好奇心,何况那上面还有让人馋涎欲滴的大红酸枣!
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的每一个角落,姚暹渠脚下的家乡也不例外。父辈们照例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生活虽然能比以前好些,但仍走不出贫困的阴影,上有老、下有小,让他们放不开胆子,下不了决心,只能在畏畏缩缩中做些小尝试;兄辈们早早告别了校园,他们不甘屈服于命运,想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却苦无技术,只能凭一腔热血去闯、去拼,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却依然不折不挠,因为他们没有退路。
在有姚暹渠陪伴的年少岁月里,我目睹和经历了家乡的变化,身边人群的变化,这变化中有痛苦,有喜悦,有悲伤,有欢笑。
我知道,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该怎样通过变化去创建更加美好的家园,去追求更加圆满的幸福,则需要我们深深地去思考。
我的黄土地,我的姚暹渠!我的父老乡亲,我的兄弟姊妹!我的爱有多深沉,我的笔下就有多少欢欣和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