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旋这时给董和讲解起了这个他自创的官职。
“大学乃是培养官员之所,为提升官员所施政能力和才能之所。”
听到此话,董和这才恍然道:
“哦!原来与太学有相似之处?”
说到太学董和看向金旋的眼神有些变了,心中在默默的嘀咕道:
“太学是何等地方,看来这金旋的野心不小啊!”
所幸大比太字少了一点,不然若让人知晓金旋在这蛮荒之地,建立太学恐怕要被天下士子口诛笔伐。
想到这里董和又向金旋问起了学政之意。
金旋听到这个问题笑着回答道:
“学政乃是主管科举之官员!”
“科举?那是何物?”董和有些疑惑道。
金旋沉吟了一下说道:
“所谓科举,简单的说便是通过考试之法,选拔官员。”
“考试!选拔官员!”
虽然不知何是考试?但听到其中有选拔官员的权利,董和的心中如何能不震动,
这样的权利放便是在任何一个势力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便是连一旁的蒋琬,神色中也闪过了一丝惊讶之色。
而就在这时董和突然想到了什么,皱了一下眉头问道:
“不知是何种考试之法,以何内容选拔人才?”
“嗯……”金旋听到这个问题,倒是沉吟了一下。
具体用什么来选拔人才他还没有定下来。
先前考虑到是在南中这样的蛮荒之地,因而选拔人才的方法到也是很简单,他到没有想过很复杂的题目,
但如今董和提醒了这么一句,让他想到了一些问题,
现在还可以用极为简单的办法在南中选拔人才,
但等他到了蜀地,面对那样的人口基数,若是不进一步改进恐怕要出乱子,
可惜他对这个时代的知识水平了解有限,也不知该用何种难度选拔人才,
想到这里,金旋摇了摇头道:
“如今科举初创,许多之法皆完善,这便要有劳幼宰了!”
“主公心中也没有主意?”
金旋微微的点了点头,
见金旋点了头,董和思索了一下说道:
“若是其他官员的选拔标准董和尚不敢言,但若用校验学识,不若用儒家经义。”
“儒家学说!”听到儒家金旋有心要拒绝,但通过前身的记忆,在结合前世学过的一些知识,这事他也没法拒绝。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天下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学说流派,
而且儒家经过这数百年来的发展,融合一些法家的思想,
在加上汉朝不停的对儒家内容进行修改,各个大儒名士不停的往儒家学说中添加东西。
此时的儒家虽然还没有达到明清那时钳制士人思想的地步,
但也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的儒家学说大为不同,拿来做统治工具极为合适。
可他又不想将此事就这样答应下来,
若是走上这样的道路想要回头,便在无后悔的可能,
“既然汉朝这些名士大儒,能往儒家里参杂私活,我未免不能修正里面的内容。”
想到这里,金旋看了一眼还在等他回答的董和,便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