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分散遍地,长江上游的四川行省,江南从西至东,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江浙行省,各族大部分在江南一带。
有利于开展游击战,江南是汉王军未来的发展目标,任重而道远。
游击战这等流氓战术,有利有弊。
在稳定的国家内搞游击战等于自寻死路,只要朝廷封锁各地关卡,可以有很多办法,有效的消灭游击战。
但是,在元朝使用游击战,完全不用担心被消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汉王军正面牵制蒙元铁骑,再全力支持钱粮物资的情况下,游击战就是蒙元后方的搅屎棍,更是唤起百姓崛起的导火索。
六条的漏洞必然存在,王廉保证,完全可以完善六条,游击队如何发展,在王廉心中已有了初步计划。
游击队自主发展扩大,统一接受王廉的指挥和部署,深入敌后或指定在某个战区活动。
其游击队发展三千可战之兵,队长直升为下将军,五千兵,七千兵以上,上不峰顶,最高军衔为大将军。
每攻占镇丶县或一路主城,还能守住,甚至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张,那么此地就归属其所有。
日后,待汉王军彻底占领并掌控其战区,被游击队占领的地方,军事和民政二选其一,军政必须分家。
选择军事,就只能为地方守将,不得干政。
选**政,就只能为地方父母官,不得涉军。
二者皆可世袭,成就官宦门第或将门世家。
想要世袭,首先官能治理好地方民政,让百姓过好日子,升迁或致仕之前,务必培养一个能够接替位置的官员。
话说穷文富武,相对来说,武将要难一些,军纪严明,不畏战,不畏死,地方如有天灾**,还要必须第一时间抵达救灾。
文武官升迁或致仕,培养的接班人只是酒囊饭袋的话,革职并取消世袭。
总之功劳越大回报就越大,回报无论大小,相对的责任是相等的。
当官难,为将难!有能者居之。
当然,不排除有能力且自立门户的存在,拿我汉王军的钱粮,利用我汉王军阴奉阳违者,皆以反叛罪,灭之!。
汉王军能给你一切,就能全部收回来。
各族代表,表情古怪,游击战他们很有兴趣,有信心做到最好,论丛林战,运动战他们最拿手了。
对于世袭很吸引人,无论治理地方,还是统领军队,都很有自信,根本不担心后代会出现酒囊饭袋,族中青年才俊有的是,只要挑选合适的人继位即可。
当然,族长的位置必须是嫡系。
各族也不想依附别人,奈何人口基数太少,钱粮供应不足,各种军械物资没有,打不起呀!。
接受六条,响应六条,各族融为一个大家庭,人人平等。
再有汉王的授权,可以在游击战中征兵,反正各族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征多少兵都是小意思。
在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下,自掘坟墓的事儿,谁都不愿意干,就算想干,手底下的兵也不会同意。
不过,馅饼画的太大,实在让人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