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啊,欠的5万元钱,我转给你吧。”胡军说道。
“不着急”老崔说。
老崔,名叫崔岭,他和胡军都是汽车制造厂的员工,又同在售后服务部。胡军之所以向老崔这个受占小便宜的人借钱,也确实是没办法,谁让自己当时急着用钱呢。
“反正我也用不上了,先还给你。以后有需要再找你借。”胡军现在只想还钱,7厘的利息虽然远低于外面的利息,但钱放在自己手里不用,又不能生钱,而且每天还要产生利息,自己文化不高,但账还是能算清楚的。
“行,5万本金,7厘的利息,你总共借了20天。”崔岭说着,拿出手机,算了起来,“利息是233元3角4分,连本带息总共是……5万零233元3角4分,没错吧?”
“没错,我转给你。”对于这个有点贪财的崔岭,胡军也是没什么了,利息是一分都不带少的。
胡军很快就把钱转给了崔岭,也没有让崔岭给自己打个收条。
在胡军还钱后不久,由于工作原因,他被派往非洲一个小国家的售后服务部工作一年。在胡军被外派后,妻子也带上儿子回了娘家。
——————
“怎么还有这么傻的人啊。”这天一上班的崔岭,就听到了同事的议论。
“说什么呢?”崔岭好奇的问。
“小周正在给大家普法呢。”同事小王说道。
“普什么法,也给我说说。”崔岭说,小王所说的小周是个大学生,据说是学法律的,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进高清(高薪、清闲)地法务部,而是到了售后服务部。
“说是有个人向别人借款,在还钱的时候,因为没有还完,就在欠条上写了‘今还欠款3万元’的字样。谁知道,债权人拿着欠条起诉,说债务人还(hai)欠他3万元。债务人说自己还(huan)了3万元,只欠1万。”小周又给崔岭讲了一遍。其他同事虽然已经听了一遍,但再讲上十次时,他也是兴至不减。
听着大家伙还在议论小周讲的故事,但崔岭的心已经跑了。
他想起来,当时因为时间比较仓促,胡军还自己钱的时候自己没有把欠条还给胡军,也没有给胡军打收条。是不是可以……。崔岭小心思开始动了起来。
他有心想咨询一下小周这个法律专业人士,但也知道这种事儿不能明说,想了想,他才问小周:“那如果债务人把钱还了,但欠条没拿回来会怎么样?”
小周做为一个流落到售后服务部的法律专业学生,有些不知意,见有人咨询自己,立刻就兴致高涨。
“那可就不好说了,法律上是认条不认人的。”小周说。
“啥叫认条不认人?”旁边有人问。
“简单就地说,只要债权人拿着欠条,法院就会让债务人还款。”小周见其他同事都在竖着耳朵听,举致就更高了。
……
小周后面怎么胡吹乱侃的,崔岭已经不知道了,他记得小周说过的那句“认条不认人”。这让他的心思更重了。
——————
“你是崔岭吧?我是开发区法院的,你起诉胡军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法院依据你提供的地方寄出的传票因无人签收,被退回了。”
下午一上班,崔岭就收到了法院的电话,并告诉他一个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信息。
“那怎么办?”崔岭问道。
“要么你提供一个可以让对方收到的新地址,要么只能通过公告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