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观,冬季最好的赏景就是十里梅园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每年雪季,都会有一大批游客前来赏景,不烧香,不拜神,好好的一座道观府邸,反成了文人骚客的私会之地。
也就是长春观里头的道士好说话,不然换成其他任何一座道观,还不得抡起棍子棒打鸳鸯,好叫那些才子佳人懂得什么叫做举头三尺有神明。
当然,也会有一些游客不计麻烦,情愿花费上一些功夫,多走几步路到那座长生殿,烧上一炷香,不解签,不问卦,只求一个来年好兆头。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石拱桥上,有人静静立着。
年轻人相貌平平,穿着一件蓝色长衫,头上随意别了根木簪,道士装扮,却有几分超然脱俗。
年轻道士抬头看天,大雪纷纷如柳絮,他伸手接住雪花,像是个孩子一样捧在嘴边,轻轻呵一口气,雪落满园。
道士眼神迷离,思绪飘飞,那年冬天,也下着雪。
……
风吹呼呼冷,雪花飘呀飘,小乞儿躲在街道边上,身前摆了只破碗,碗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一辆牛车从城门口慢慢驶进,车上坐着一家三口,赶车的是个中年汉子,手臂粗壮,青筋暴起,在他小腿旁放着一把牛角弯弓,还有几根雕翎箭,一看就是山里面的猎户。
路过小乞儿身旁,牛车突然停了下来,从上面跳下来一个小男孩,犹豫一阵,小男孩从衣兜取出来六颗铜板,朝小乞儿的碗里放了三颗。
铜板碰到碗底,发出叮当当的清脆声响,小乞儿没敢抬头,更不敢伸手去拿。
小孩子生性灿烂,不知道人心险恶,中年猎户却不一样,他朝着不远处看了一眼,那里正蹲着三个年龄大一点的乞丐,眼睛一直朝这边盯着看。
走下牛车,中年猎户摸了摸小男孩脑袋,溺声说道:“你这样是帮不到他的。”
说着,从小乞儿碗里捡起三颗铜板,走到旁边的烧饼铺子买了三只烧饼,刚想要放进碗里,又不着痕迹的在脚底蹭了蹭,粘上一些污雪。
“走吧!”
放下烧饼后,猎户一家赶车离开,他们刚一走,那三个大乞丐立即飞扑过来。
“钱呢?”
看见碗里面的烧饼,脏兮兮的,最强壮那个乞丐大怒一声,狠狠在小乞儿身上踹了一脚,又一脚踢翻了破碗,三块烧饼乱飞一地。
骂骂咧咧,三人朝远处走去,走到另一个小乞丐身旁,居然有七八颗铜板,三人一阵大喜,狠狠把那个小乞丐毒打一顿,抢了铜板扬长而去。
三人走后,小乞儿捡起脏兮兮的烧饼,还是热的,他一口咬下去,痴痴看向远处,像是要努力记住一家人的样子,特别是那个跟他一样大的小男孩。
……
两年时间过去,小男孩长高了一些,样子却没有多大变化,小乞儿拜了个师傅,成了一名小道士。
“小道士,你叫啥名字?”小男孩没认出当年的小乞儿。
“李墓,木子李,我师傅取的!”小道士神采熠熠,认出了眼前的小男孩。
“木子?李墓?”
晃了晃脑袋,男孩伸出手来,“我叫刘新意,家就在山下,跟爹娘烧香来的,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毫不犹豫,小道士伸出手掌。
……
“小意,小意,你看那人怎么还倒骑着马!”
“那是驴!”
“驴?管他是马是驴,倒骑着就不怕掉坑里去!”
“大道朝天,哪里来的坑!”
“早上才挖的,每次来你家,隔壁那条大黑狗都要追着我咬,你不是说了,那条狗再敢咬我,就宰了它炖肉吃。”
“狗呢?”
“打晕扔后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