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王政正思考挑选情报官的培养人选,左思右想都没有一个结果,只有两个奴婢在眼前晃来晃去,弄不好阿珠还成了情报官的最佳人选。
阿珠有头脑,知书达理,又是王政身边最信得过的人,再加上是一介女流之辈,出门在外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情报官这个身份自然可以很好地隐藏起来。再说,阿珠向来最听王政的话,只要王政开口发话,阿珠一般是不会拒绝的。
然而,这一次王政却失算了,阿珠竟然突然向他提出要离开!原来,自从翁承赞去世后,葬于新丰乡,阿珠就一直想为翁老守孝,但王政迟迟没有答应。这一次,阿珠似乎铁定了要走,还说守孝归来之后,王政需要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王政不得不答应阿珠,但只允许她守孝一年,便放下狠话,过了一年还不归来,就永远也不要回来。阿珠走后,情报官的人选更加让王政觉得为难了。
这日,王政带着吃货小贱婢晴儿走出刺史府,一起出门逛街。他们来到建州城内最热闹的街市,王政顿时感到,热闹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公子,公子,看这边,好漂亮的油纸伞啊!”晴儿拿起一把油纸伞,转身却叫道:“公子,快看那边,那边!糍粑、尾肠、粉丸……真香啊!我都流口水了。”
话还没说完,晴儿就放下手里的油纸伞,丢下王政一个人,朝糍粑、尾肠、粉丸的方向跑去了。
这日恰逢是州学招生的日子。王政趁机摆脱了吃货晴儿,独自来到了州学的所在地,也就是城内的文庙。文庙坐北朝南,两边各有学门。两边门前均立有巨碑,写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只见文庙外面人山人海,多是书生模样的青年才俊。王政无意间看到一个女子的身影,好生奇怪,那身影竟有点眼熟。可是,那女子转眼就没了,王政东张西望,却连一个影子都见不着了。
无意众里寻他千百度,王政走进了文庙内,只见南面墙上大书“万仞宫墙”四字。东边门里有文昌,祀文曲星君,西边门里有乡贤祠,祀当地先贤。中间有一桥,桥左右各凿半月形的泮池一口。正中为大成殿,其他建筑物有仪门、戟门、棂星门、明伦堂、集贤堂、庑殿、射圃等。
文庙里有不少办事的官吏和守卫的士兵,似乎没人能认出王政来,或许这些官吏来自各县的县学,没见过王政。就在王政以为自己可以随意巡视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长史潘承祐竟然也在这里。这个潘承祐还真是个大忙人,事事都满腔热忱、身体力行。
王政不想让潘承祐分心,于是立即撤出了文庙。就在他刚刚走到门外时,一个女孩被拥挤的人潮推到了王政的身上。眼看那女孩就要被推倒在地,王政眼疾手快,伸手一把扶住了。俩人四目交接,王政突然觉得恍惚,咦,这女孩不就是刚才瞥见的那个身影。
王政恍然想起来,原来这女孩就是之前前往西岩山借兵途经吉苑里撞到的那位,那一次女孩还差点被疾驰的马蹄踩踏了,幸亏王政及时拉住马缰绳,勒停了快马,结果王政自己从马上摔落受伤了。王政记得,她是吉苑里里正张家的孙女,叫阿霞。
就在此时,阿霞的父亲张廷晖及时出现在了王政的面前,笑道:“公子,对不住,小女莽撞了,对不住!”
“张叔叔,没关系,不碍事的,阿霞姑娘也不是故意的。”王政转而问候道:“,是吧?阿霞姑娘,咱们又见面了。”
张廷晖这才反应过来,发现是上次去过家里的那位公子,立即笑道:“原来是公子你呀,你和阿霞还真是有缘,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
原来,张廷晖今日到城里来,给几家商铺送去刚出炉的茶叶。阿霞可怜巴巴地想跟来,张廷晖就破例第一次带她来了,想着带她见见世面。
他们从家里出来到吉苑里外的东溪,登上沿岸下驶的民用船只,顺流而下在骖鸾渡口停泊,然后登岸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