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十国霸途 > 第四十三章 情报官新人选

第四十三章 情报官新人选

茶铺的李掌柜也是个急性子的人,刚把张廷晖拉进里屋,这人还没落座,就开始谈起业务了。

“张老弟,是这样的,你们生产的茶叶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最近我们这一带都没发生什么战事,销量一直十分紧凑,不过就是这个价钱上面,我还是想和张老弟商量商量,毕竟我们的要货量一定越来越多……”

“李掌柜先别急,看看我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这是新出的茶品,我们把它叫做蜡面茶。这茶在福州还没有大量生产呢,我们已经抢先把它量产出来了,就等你这里提货。”

……

从里屋传出来的声音越来越小,王政已经在商铺里转悠了一圈。从货架上的标价可以显而易见,四川的蒙山茶和浙江的顾渚茶是最上等的茶叶,一斤可以卖到十两银子。另外,浙江的方山茶和江苏的阳羡茶也算是中上水平的茶叶,一斤卖七两银子。而吉苑里生产的研膏茶却只能算是中下水平,一斤卖五两银子。

这样的明码标价已经层次分明的把消费者分出了个上中下三等。卖蒙山茶和顾渚茶的多是一小部分家境殷实的人,剩余的大部分百姓根据需要买一部分方山茶和阳羡茶,再买一部分本地的研膏茶。因此,虽然价钱低,但销路倒也不错,算是薄利多销吧。

不知过了多久,声音开始从里屋传了出来,只见张廷晖和李掌柜从里屋走了出来。

只听见李掌柜说道:“张老弟,那就这么定了,研膏茶按批货的阶梯价,至于蜡面茶,鉴于是新品,我们也不好把价钱定下来,不过你带过来的样品我是当真很喜欢。就按我们刚才说的,先卖一斤七两,根据市面的反应再做上下浮动。”

“那就一言为定,第一批蜡面茶出炉之后,我立刻让人送过来。”张廷晖的心情显然比之前好了很多。

离开大市街商铺之后,王政又送张廷晖和阿霞来到了城东的通安门。王政一路送他们走出通安门,又目送着上了马车。

张廷晖带着阿霞乘坐马车到了骖鸾渡口,赶在太阳下山之前,搭上渡船回几十里外的吉苑里去了。

而此时,王政也该打道回府了,这才想起那个吃货晴儿来,想来晴儿吃饱喝足已经自个儿回府了。这丫头几次独自偷跑回出来打野食,还以为公子不知道呢,在府门口守卫的士兵每次都向王政报告了。

到刺史府的王政突然有了一个好点子,茶叶!他可以在发展建州的茶叶经济,向各地输出茶叶的同时,布局秘密的情报系统。

要发展建州的茶叶,可以从吉苑里的茶园地主张家入手,至于情报官,他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人选,张廷晖!

张廷晖的父亲是吉苑里的里正,张廷晖是副里正,铁定了是下一任的里正。他们也算是半个官家的人了,商议起事情来不会太麻烦。

那么,该如何实现情报系统的布局呢?吉苑里的茶叶产业必须由私营转为官营,这样才能把吉苑里的茶叶做大,这个官营的茶叶产业可以进一步把周围的茶园都吸收进来,直到这个产业大到足够遍布天下。

天方夜谭?当然了,王政也觉得这是痴人说梦。但是想法总是要有的,做不了最顶尖的,可以做最抢手的,物以稀为贵嘛!反正总是要想办法把这个产业做到遍布天下,这样才能顺利布局广布天下的情报系统。

王政正想着该找个什么理由去一趟吉苑里,试探一下张廷晖和里正张老爷的口风时,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了。原来,每年春季开采造茶时,吉苑里的里正就要带领里乡里人们,举行喊山造茶活动,地方官员都特别重视。

这天,恰好惊蛰天降雷雨,乡里准备第二天举行喊山造茶活动,长史潘承祐按照惯例将代表刺史大人莅临吉苑里。但这一次,王政却提出,自己要亲自前往吉苑里,为喊山造茶活动助威。

喊山的时间选在惊蛰天降雷雨之际,由吉苑里的里正和几位老者登台喊山、祭礼茶圣。喊山造茶,就是在茶山上叫茶树发芽。喊山造茶,表面上是和茶山茶树进行沟通,实际上是在和神灵交流,表达内心诉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一步一音封州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无敌万岁爷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