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富一代是如何炼成的 > 第二章 一碗面条

第二章 一碗面条

“小康,哪里去了,快回来吃饭,你大爹今天去镇子上了,我让他顺便捎了点肉,今天中午是肉臊拉面,可香了。”,窑洞里传来奶奶略带兴奋的呼喊声。

这一年小康已经七岁了,城里的孩子像他这么大已经上学了,因为爸爸的去世,耽搁了上学时间,不过妈妈好像说过了年就要带他去城里读书了。

喊了好几句不见回应,老太太急忙出门来寻,平日里孩子总是爱坐在窑洞顶光滑的碾盘上往城里的方向望,今天也是如此。

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妈妈就会领着弟弟回来看他,还会买很多见也没见过的好吃的和过年穿的新衣服。

那时候也没有电话,说不清妈妈到底哪天会来,小康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奶奶还有几天过年,年近了,妈妈回来的日子也就近了。

“小康啊,外面冷,你就不要在这等了,万一冻坏了怎么办,该回来的时候她自然就回来了。”,奶奶寻见小康,看见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赶紧心疼的抱了起来,往窑洞走去。

“奶奶,妈妈是不是今年不回来了?我想妹妹了。”,小康躺在奶奶怀中,双眼通红,眼看就要哭出来了。

他和妹妹没见过几面,印象中她长得胖乎乎的,白白嫩嫩的小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十分可爱,每次见到他都忍不住去捏妹妹肉嘟嘟的小脸。

“会回来的,她明天要是再不回来,奶奶就带你去城里找她,行吧?”。

“嗯,妈妈应该要回来了。”,小康点了点头,双眼又忍不住的往村口方向望了望。

小康的姥爷是位老革命,抗日时期就参加了地下党,当过县长,心疼女儿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不容易。这位一辈子连公家的一张纸都不肯多用的老干部在女儿分配工作的时候开口求了情,小康妈的条件也符合,倒也不算违反规定,安排在了那时候让很多人眼热的供销系统工作。

在那个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平常人家一年也吃不到一顿肉。妈妈每过一段时间就让人捎回来几张肉票和面票,奶奶也不攒着,有了票就去镇子上买肉回来给孩子解馋。

小康的奶奶家住在村子的最高处,爷爷早些年就去世了,小康也没有见过,据说是死于脑溢血。

爷爷是从HN逃荒过来的,那几年家里遭了大灾,饿死了很多人,他扒上了北往的火车,在县里被人发现赶了下来,流落到村边,饿的奄奄一息,幸好被奶奶的父亲救了下来。

奶奶姊妹三人,没有兄弟,爷爷为人老实又勤恳耐劳,在张家住了几年,任劳任怨,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奶奶的父亲没有儿子,对他很是满意,索性就招他当了女婿,在村里安了家。

成家后,爷爷在村子的最高处开凿了一口窑洞,带着奶奶住到了这里。

SX这个地方虽然闭塞,但是少灾少难,那时候是人民公社,大集体大锅饭,手里虽然没有余钱,吃的也不好,可总归不会饿死人。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又逢自然灾害和苏修翻脸逼债,全国人民的日子都不好过,国家刚刚成立一穷二白,无力应对,有些地方死了不少人。

那时候还没有计划生育,六个孩子陆陆续续的诞生,三男三女,小康的父亲排行第三,吃的虽然不好,好像并没有影响到这个孩子的发育,十八岁那年,他已经长成了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壮硕小伙,现在看来一米八并不算很出众,可在那个年代,却很少见。

小伙子力气很大,一个人挑着二百斤重的粮食还能跑的飞快,恰逢国家征兵,他就报了名,被带兵的老连长一眼相中,带去了BJ,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那时候当兵可是比现在的考大学更让人羡慕,不仅能保家卫国,转业后基本也能捧上铁饭碗,成为公家人,让人好生羡慕,更何况还是BJ的兵,爷爷作为一个外来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腰杆硬过,走路都带着风。

小康爸爸也很争气,到部队后不只刻苦训练,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他见到书本后如饥似渴,除了训练时间就泡在部队更是的图书馆中,学习了不少知识。

体质出众的他样样技能都在所属部队中都名列前茅,后来在全军区的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慢慢的从一名普通的士兵被提拔成了干部,当上了连长。

老大老二都结了婚,一口窑洞变成了四口,爷爷看见自己一脉又在这异乡的土地上开枝散叶,老怀甚慰,早早的就给老三修好了新房,让儿子结婚用,可是他终究还是没有等到那天,脑溢血突发,死在了回乡探亲的火车上。

“小康啊,把这两碗给你大爹二爹送过去,让他们尝尝”。

奶奶一边说一边从菜锅里挑出带有骨头的肉,放到小康碗里,带骨头的肉是最香的,奶奶舍不得吃,每次都要挑出来,留给最疼爱的孙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碎嘴相公豹娘子她两眼一瞪!兵王夜夜掐腰低头哄炙热的,温暖的反派?穿书!大小姐反手就是跑路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重生79,离婚后知青老婆她后悔了萌宝的甜蜜助攻犟妻抗婚:霸总哄999虐1次绝世女帝,在娱乐圈撩妹杀疯了!满级大佬重生:太子的农门妻飒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