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这么多人被董卓斥骂,董璜脸色又青又白。
他想不通,真的想不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己这是在替叔父撑腰啊,怎么还落了个里外不是人?
不过他也清楚,此番董卓是必然要迁都的。这些人就算喊破天也没用,反而此时叫得越欢,待会儿打脸就会越精彩。
带着这样的精神胜利法,他恨恨不平地坐了回去,恼怒地看了一眼何瑾。
何瑾当时就感觉不好了:怎么回事儿?这次明明我都没招你惹你,怎么不瞪那些骂你的人,反而瞪起我来了?
可董璜心理早变态了,仇恨让人盲目:反正自从遇到你何瑾后,我所有一切都不顺利,一切就都是你的错!
这一段插曲过后,卢植那里还未放大招。
即便看到董卓已隐含怒气,卢老爷子仍大声正气地言道:“前汉究竟十几世,在座诸君心中皆有定论。”
“而如今我后汉自光武帝开国,往后亦传有明、章、和、殇、安、少、顺、冲、质、桓、灵、弘农王,及如今天子,也共十四世。不知相国对此,可有何话要说?”
“或,或许是老夫记错了”
董卓立时有些局促,但也灵机一动道:“应当是石包谶一书中,言前汉传了十四世,如今我后汉也正是十四世。如此更该上应天命,下安民心”
“一派胡言!”
谁知董卓话音刚落,卢植便勃然作色,道:“自古九五之数,乃易中卦相正心,统昭全卦,故而有九五指帝位。”
“至于说到极数,周天子以冕上有十二旒,服上十二图章为祥。而始皇帝亦铸十二铜人,象征永世不衰。”说到这里,卢植回头反问董卓,道:“何时十一、十四这等数,又成了天命之数!”
董卓闻言当即面色涨红,须发皆张,胸膛剧烈地一起一伏,显然在强压着胸中的杀意:早知道,就说前后汉一共十二世啊!
没文化,真的太吃亏了!
“再者,光武帝迁都雒阳,乃是经历赤眉贼作乱,故都长安损毁严重,才决议定都雒阳。如今雒阳已经历十三世经营,繁花似锦、固若金汤,为何又要迁往长安?”
卢植此时却趁胜追击,高声向在座臣工言道:“何况我大汉建都雒阳已久,无缘无故抛弃皇家高庙,割舍皇陵搬走,势必引起百姓不满。”
“如此劳师动众且劳民伤财,所耗甚大又得不偿失。相国岂能因一本不知从何处传出的荒诞邪书,便要动摇大汉根基!”
一连串掷地有声的反问,顿时让董卓哑口无言。就算想硬着头皮再上,也找不到个借口。当下胸中一口闷气越憋越怒,几乎下一刻就要爆发起来。
而这个时候,他就下意识地将眼神投向了嗯,没错,也是何瑾。
何瑾当然知道老董顶不住了想找外援,便朝董卓微微笑了一下,点点头示意稍安毋躁,好戏还在后面。
一旁的李儒看到董卓已不下意识向自己求助,目中不由泛起一丝恼恨。但却隐藏得很好,只是一瞬后神色又古井无波。
最着急之人,自然还是董璜。
见识了卢植这一番炮轰的威力后,便知那些个凉州将校,在这样舌辩战场中连个炮灰都算不上。当下怒目瞅向刘嚣,示意刘嚣上场。
刘嚣此时却真悔得肠子都青了,可不上场后果他更清楚,当即只能豁出来脸面道:“尔等不识董公深意,如此夸夸其谈卖弄,简直可笑!”
“相国焉能不知那石包谶一书所言荒诞?然以此为借口,不过知关中自古肥沃,故秦得并吞六国。”
“而如今长安虽然损毁,然材木众多,武帝时的陶灶都还完好。只要用心经营,必可再现前汉荣光!”
这番话落,何瑾已懒得捂额了,真感觉已被董卓和刘嚣蠢哭:这都什么狗屁心腹后援啊,没一个能打的。
果然,都用不着卢植开口,司徒黄琬一句话就让刘嚣歇菜了:“刘校尉的意思,是我等吃撑了,要放弃都城雒阳,跑去长安另起炉灶?”
不错,长安木材多有啥用,武帝时期的陶灶保存完好又如何?谁会吃撑了放着好好的都城不经营,跑那么老远的地方去重新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