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现在也扩充了,原来的潘长义父子榨的油也已经不够出货了,他们就在村子周边招了很多的人回来做工,一天二十个铜板,包吃两餐,餐餐都会有肉,油水很足,主食也能吃的很饱。这条件说出去会让人红了眼,很多人都想进榨油坊工作,求了很多次潘长义,实在没办法他才说现在作坊里做工的人已经够了,不过他们会收茶果,有多少收多少,价钱还是一个铜板两斤茶果。
给工人做饭的也是请了一些手脚麻利的妇人来帮忙,她们家都在附近,家里都没有什么劳动力,小孩子又小,要经常看着,就去不了山上摘茶果了,潘长义看她们可怜就给找了一个炒菜煮饭正馒头的活计,家里的孩子老人也可以在作坊里吃喝。一下子潘长义和潘贵的好名声传的很远,谁说到这两个人不是竖个大拇指的。都说这两个人非常仁义,有钱了还是会照顾穷苦人家。
潘母小秦氏的肚子也快七个多月了。家里所有的活计都被包了,不允许她做任何的家务,在家专心待产。晒茶果这件事潘霜已经不在做了,家里的活已经干不完了,只能辞了这份活计,她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她娘和肚子里的小娃娃。
潘贵和潘长义就一个人管制作,一个人管茶果去壳的工作,这上山摘果子的事就没有人去做了,潘文和潘洋就一起出去挨家挨户的收茶果,收茶果的时候也和他们说明了,烂的发霉的都是不能要的,幸好山里人都实诚,没有哪个敢偷奸耍滑的去干这种事,这被揭穿了,第一个饶不了他们的就是他们本村的里正。这给村子抹黑的事是大罪,逮到了会被关祠堂一顿毒打的。
收上来的茶果用袋子捆扎好就用前段时间刚买的健牛给拖回来,这黑牛特别的健壮,拉着结实的板车走的都飞快。给他们兄弟俩省不少力气。现在每天都能收两千多斤的茶果回来,拉回来的茶果要第一时间晾晒,要不然就会发霉和发芽了,很长一段时间,潘家村只要有晒谷场的地方都会晒满了茶果,场面特别的壮观,脱壳的茶籽收回来都堆在仓库里,实在堆不下就放在储藏茶油的那间仓库。
在这几个月时间里,作坊卖油赚的钱都投入到建作坊和收购茶果了,两家都没有分过钱。现在作坊管钱财和出货都是老里正一把抓,别看年纪那么大,算账还是有一手的,平时下雨没办出去收茶果的时候,潘文和潘洋就会跟在里正后面学算账。以后作坊的财务会让他们接手的,潘文学起来就比较吃力了,他没有上过学堂,他不止要学算盘还要让里正给他启蒙,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这两家最清闲的就是狗子和小潘雨了,不用在家干活,天天和一大帮的小孩上山下河的到处疯玩。饿了就回家吃饭,吃完饭打个招呼就又出门了,小日子过得非常的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