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从良医到良相 > 第319章 银票

第319章 银票

武昌大市场,年后姚光宗刚刚到达,恢复营业,就迎来一位南京来的大客商陈晓阳。一番交谈后,双方竟然都和向知府很熟悉,这让姚老板感觉生意达成的希望更大。

陈老板也是听说姚光宗刚从四川运来一批上好的黄连和天麻,这才慕名而来,陈老板的需求量也很大,每样三万斤。

外加南方出产的肉桂,砂仁,新会陈皮,交易额加起来能有三千两之多。

开门见喜,这是个好兆头,说不定今年就能来个大丰收!

这让姚光宗心里非常高兴。

陈晓阳也是个豪爽的性子,交易谈判非常顺利,不过在交割银两时出了点小问题。

那就是彼此双方对银锭的含银量产生了分歧。

因为陈晓阳拿来的都是私人银号铸造的银锭,姚光宗认为银锭的含银量不足,需要陈在补贴些银子。

而陈晓阳则认为他拿来的银锭,都是有银号盖了图章的,含银两绝对足够,不必再补贴银钱。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争执不下

尽管姚光宗和陈晓阳争执不下,但这并不影响双方的感情和交易。他们彼此双方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属于常见之事。

因为这时候的银两含银两的确非常混乱,皇宫大内和各级官府铸造的银锭,并盖有戳记的,在市面上就很受欢迎。

原因无非就是含银量足够,像皇宫大内铸造的银锭,含银量一般都在95以上。而私人小钱铺子铸造的,含银量一般都低于93一下。最低的只有85左右。

这其中就会有价值上的差异,千里奔波只为财,商人们是容不得这些许的差异。

既然争执不下,陈晓阳建议:“不如去城里的汇通钱庄,让他们来做个公道。”

汇通钱庄有钱,可以说富的流油,而且做事也公道,尤其是该分号的掌柜许永江他对银两的鉴别很有一套。

双方各自上马车,直奔城里的汇通钱庄。

待姚光宗走进钱庄雅致考究的贵宾室,赫然看到老朋友老潘也在,而陈晓阳看到他的老朋友林德全也在。

陈晓阳:“你们也是为了银锭而来?”

林德全说他这次看重一批上好的楠木,可带来的是温州小银号的银锭,这边潘老板坚持要补贴,“这不,找许掌柜做老娘舅给评评理。”

许永江让两拨上下家各做一边,银子就放在茶几上,伙计给四位老板奉上香茗,他则在细心的鉴定。

一会时间,徐老板说:“陈林二位老板带来的银锭鄙人都看了,林老板的确实含银量差点,不过差的不多。

陈老板这批南京银锭含银量刚好,无需在补贴,林老板的这批差3。二位要是不信,可以再到别家去验证下!”

“我服!”需要再补贴银子的林德全竟然首先表态。

而没有希望在收到补贴的姚光宗同样满意。

事情办完了,许永江还盛情待客,要他们坐在在聊聊。说着说着,大家又聊到银锭含银两这个老大难问题上来。

姚光宗说,咱们生意人不但要有一个精明的头脑,还要有一双像许掌柜那样的慧眼,不然卖出的是真货,拿回来的却是含量不足的杂银,那就亏大发了!

林德全也说每次遇到大额交易他都要头疼,就想今天这样,每一个银锭都要仔细鉴别过,这个银锭缺多少,那个银锭又缺几分,忙的忙死了,我一整天都要耗在这上头。

陈晓阳感叹道:“要是能有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法子就好了。”

“有!”许永江说:“本钱庄就是有感于大市场大额交易的难题,特意推出个折中的好办法,这也是向大人提出的良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一步一音水源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紫鸾记封州王无敌万岁爷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