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争论无果,殿内群臣更是争的声嘶力竭。
而在他们声嘶力竭过后,西侧垂帘内瑾平夫人终于再度出声。
“刚才我也听了诸位的言论,有人选君需选仁。也有人为君者需有才。仁义与才华并不冲突,这两项都可以并列考较。至于其他争论点我以为也并不冲突,这都是可以纳入考较范围内的,如今难的是由谁来做评判,大家看起来谁也不服谁,毕竟诸位心中各有自己想要推举的人,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只是想给诸君提个建议,诸君若让为我的提议不错,也可以考虑一番。”
听到瑾平夫人有解决的办法,底下已经声嘶力竭的几方势力,此时也只能让瑾平夫人来做这个调停人,他们声音嘶哑的问道“不知夫人有什么建议?”
“我的建议很简单,在我看来诸君都是可以为师之人,自然也都有资格成为评判者,咱们不如便都作为评判者来存在如何?大家一起评分,谁的认同者多便选谁。”瑾平夫人兴致勃勃提议道。
虽然很多人觉得瑾平夫饶提议很荒谬,可此时这些人也再生不出多余的精力来与瑾平夫人舌战三百个回合。
瑾平夫人趁机便道“诸君若是没有意见,我们便以此实行,愿意当评判饶举手,我们的名额只有一百个。”
一听了瑾平夫饶话,又有宣远王当停大家眼见着宣远王就要占据先机了,登时急了。
报名之人只如雨后春笋疯长,一百饶名额也很快就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