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宇明白了,这是人家自家事,不方便告诉他。
但从中他还是能感觉到,广灵寺并非铁板一块,起码广灵商行那边和面前这个圆意和尚之间就不是一起的。
刘天宇沉吟了一下,说道:“现在做不到,酒坊一个月出酒也就一千多坛,各处都有需要,不可能单独给云山寺备出来,不过等再过两个月就差不多了。”
先款后货,这种生意没有风险,他自然要做。
银子他从不嫌少,而且是越多越好,山寨上和广记镖局养了好几百人,每天的花费都是一笔不小的银子,山上的老铁头正在打造板甲,要的银子就更多了。
圆意和尚笑着说道:“既然刘东主答应了,那么小僧就好回去复命了,不过还有一桩事要和刘东主商量?”
说着,他看向了刘天宇。
刘天宇知道正题来了,抬了一下手,笑着说道:“请说?”
圆意和尚继续说道:“本寺家大业大,开销同样不银钱周转如履薄冰,按照现在的价钱,三千多斤汉府佳酿要快五百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六千多两,这个数目有些大了。”
刘天宇笑了笑,没有接话。
连买酒的银子都拿不出来,那还有很么可谈的。
对面的圆意和尚嘴上说道:“城里城外都在传汉府佳酿是用高粱酿出来的,本寺田地上种着不少高粱,不知道能不能用高粱折抵酒钱,价钱方面本寺还可以让一让。”
“你们准备怎么折抵?”刘天宇皱起了眉头,看上去不太满意。
“一石高粱市价二百多文,大宗买卖的话二百文甚至一百十文就能拿下,一石换四斤酒怎么样?”圆意和尚心算算的很快。
刘天宇淡淡的说道:“高粱这东西是喂牲口的,卖不上什么价,我这酒翻手就能倒卖出去,贵寺的算盘打得也太好了一点。”
生意归生意,虽说双方明显有化不开的仇恨,他依然用上了客气的称呼。
圆意和尚笑着摇摇头,说道:“一石三斤半如何?”
“一石一斤。”
“刘东主,本寺高粱也是辛苦种出来的,也有账目,真要这个价格卖掉买酒都可以了,何必要以物易物,用高粱换酒。”
双方讨价还价起来,土匪头子不像土匪头子,僧人不像僧人,完全是两个精明的商人。
最后价格定在了一石两斤半上。
这个时代,生意场上口头定下,那这件事就要执行下去,双方都不会再出现反复。
不过,刘天宇坚持要广灵寺方丈在契约文书上签字,如果有印章也要加盖上。
圆意和尚本不愿这么麻烦,见刘天宇执意如此,便不愿在这种细枝末节上争执。
对这个结果双方都觉得满意,汉府佳酿八十多文一斤,将来产量扩大价格肯定会降下来,但也不会低太多。
外面就是草原,有多少酒都不够鞑子们喝,高粱一石二百多文,这个价格也不离谱,奈何有价无市,卖出去的量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