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衙门外来了一伙人,为首的说他姓刘,说自己是巡抚身边的幕僚。”衙门里一名差役气喘吁吁的说道。
广灵县县令坐在衙门后院的花园里,旁边有两个丫鬟伺候,身前有张石桌,桌上有一酒壶和一个酒盅,旁边还有两个干果盘。
听到衙役带来的消息,县令猛地从屁股底下的石凳上站了起来,一脸惊讶,旋即对一旁的衙役说道:“快把钱师爷请来。”
“不请用了,学生已经来了。”话音刚落,钱师爷从院子前面的小门外走了进来。
三两步走到县令跟前,深施一礼,说道:“学生拜见县尊大人。”
县令摆了摆手,说道:“这个时候就不用这些虚礼了,赶快陪本官一起迎请巡抚衙门来的客人。”
“谨遵大人令。”钱师爷躬身说道。
县令走在前面,钱师爷错后一步跟在后面。
走出没几步,县令忽然停了下来,回过头,对后面的两个丫鬟吩咐道:“把桌上的东西都撤掉,再去通知厨房,做一桌好菜,还有那个汉府佳酿,温上一壶。”
两名丫鬟应了一声,施了一个蹲礼,然后开始收拾石桌上的果盘和酒壶酒盅这些东西。
县令急匆匆的带着钱师爷和送信的衙役,一同来到了县衙外。
一出县衙大门,就见到门外台阶下站着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身形挺拔,一身青色襕衫,身上带有一股淡淡的冷傲。
这个人身后站着几名精壮汉子,腰上别着单刀一类的兵器,手中牵着马的缰绳。
不用问身后报信的衙役,只看一眼,县令认出眼前的中年文士就是来自巡抚衙门的幕僚。
当初来广灵县上任之时,他曾见过对方一面,只不过没有机会说上话。
县令不敢怠慢,小跑几步跑下衙门口的石阶,满脸堆笑的来到中年文士跟前,一作揖,嘴里面说道:“下官朱大昌见过刘先生。”
因为没有官职,朱大昌只能喊对方为先生,可他一脸谄媚的模样,跟巴结上官没有多大区别。
中年文士瞅了一眼面前耳大脸圆的朱大昌,嘴里面淡淡的说道:“朱大人不必如此多礼。”
说的客气,身体却一动不动,没有还礼,反而语气中带有一丝傲然。
朱大昌没有丝毫不满,仿佛本该如此一样。
直起身子,他用手擦了一下头上的汗水,一脸陪笑道:“刘先生一路赶来一定辛苦,下官让人在后堂准备了茶水。”
三伏天过去,可秋老虎依然肆虐,天气仍然闷热。
中年文士点了一下头,倒背着手,在朱大昌和钱师爷等人小心陪同下进了县衙。
他身后的几个精壮汉子跟在后面一同走了进去,而那几匹马被县衙里的衙役牵去了马棚喂养。
县衙里衙役差人很少,大部分人都去广记那边,中年文士不知,以为六房并没有在县衙,而是另有其他办公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