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之诸葛天下 > 第一二三章 爱读书是个好习惯(三更)

第一二三章 爱读书是个好习惯(三更)

此外,有气节的人除了讲究,还特别重规矩,凡事都讲规矩、规范。不争而器,宁静致远。气与精、神本来三个谁都不挨谁,最后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日月星谁都不挨谁,但是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天宇或穹顶。精气神一凝聚就会成圣贤,那种高傲的气质不可接近。

因此,一个既讲究又有气质、气节的人是不会和他人过于争辩的。书里曾讲“真天子百灵相佑,大将军八面威风”,正是这个道理。

养气,除了静,还讲究的是一个慢字。只有缓和下来,才能做得到养气,这要求必须有极高的智慧,有那种能用时间慢慢沉淀的宁静致远心态。

养气,就像看山三层境界,初看山,山是山,再看山,山不是山,又看山,山是山。

尤其是女子,养气功夫做得好,最为明显。气好者,淡定、从容、优雅、贤淑,做什么事都不急不慌,好象整个世界都在为她而等待。

而气弱者,莫说呆头呆脑,丢三落四,且人随时都会有大难。气看不着,却就好象护身符一样,在身上,就不会如履险地,不在身上,就很可能办错事,因为知见不高,总是做错的决断。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错误,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气是要在静中凝练的。再不好的气,经过静,都可以变成有益的。比如病气、怒气、毒气。只要静,百气归心,会变成另外一种营养物质。人造的不如天造的,天造的不如己造的,肯定滋养生命。若老慌,一急一慌就没命了。安静是一个道,运用得好,气质也好了,气息也好了,身体也好了。

“元气之说”,诸葛亮早有耳闻。认为无论世间万物,皆为气化的存在形式。而精,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神,则是指变化,自然的种种变化及其内在规律。

气又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捉摸不透的,表现得十分复杂,但在正常情况下,气的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人之生、老、病、死,物之春生秋收,夏长冬枯等等,皆气变化所致。

气,人不能没有气。人的一举一动,皆牵引着气机。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充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当气的运动失衡时,就会引发疾病。因此,大夫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其中之一就有望气、养气的平衡。

太平经大纲里所提到的,将气神乎其神,却只是粗略地讲明精气神之间的关系。诸葛亮结合自身的了解,认为气,简单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体现。通过对方的气质,只能判断出很多个人的信息,比如谈吐,学识等等。

人吃五谷杂粮,新陈代谢,难免会吸入废气,纳于体内。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因此,养气甚为重要,却也要注意养气的方法,懂得“慎养”

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也说明了人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得病。

尤其是为了养气,要特别注重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悟出了这一点,诸葛亮是深了其然,若是从前能得到此天书,通读其义,恐怕蜀汉的复兴,指日可待。

可惜,时也,命也。

不过,诸葛亮现在觉得也为时不晚,毕竟得到天书,是幸福。但若是自己不重视,不爱,也有可能会失之交臂。

可以说是爱,阅读改变了诸葛亮的命运,使诸葛亮更加坚定这辈子不会再那么傻,凡事再亲历亲为,最终累死自己,还不讨好。

诸葛亮感激太平要术的提醒,等于间接又救了一命,能时刻警醒自己,于是,诸葛亮会心一笑,得出最终的结论:

“爱是个好习惯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