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赵三娘的娇柔嗓音缓缓响起,众士子纷纷不屑撇嘴,前两句只是普通开头罢了,看不出有任何地方出彩。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沉默。
在刘平安的这首《把酒问月》被赵三娘吟过后,场中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当中,所有人都在细细品味这首诗。
席中的上官仪猛然起身,朗声笑道:“此首《把酒问月》足以流传千古,学生相信,再无人敢质疑相爷眼光。”
流传千古么?
在场的士子才女们就算再不愿意承认,他们也不能否认此诗的确有这般出彩。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单单这几句,就已经可以称为千古名句了....
先前夸赞王知礼诗作极好的士子们已经羞愧的低下了头,诚然王知礼的那首《夜间月》的确是佳作,但诗比诗气死人,跟这首《把酒问月》相比,王知礼的诗作简直就是狗屁。
被面纱遮住绝美脸蛋的郑丽婉,嘴角忍不住勾勒出一个弧度,由衷慨然道:“这刘平安的诗才,的确是天下罕有。”
天下罕有么?
是了。
身旁的郝半歌也是黛眉皱着,望着微笑饮酒的刘平安,亲眼见证了《行路难》和《把酒问月》两首名篇诞生,就连她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才华的确难得一见。
蓦然的,郝半歌又想起了和刘平安所谓的“三年之约”,抿着嘴,心情复杂。
李靖终于开口了。
“你觉得这首《把酒问月》比你《夜间月》如何?”
王知礼惭愧一笑,欠身道:“此乃上佳诗作,有此诗才,刘兄当得首席位置,是知礼唐突了。”
“一旁就坐吧。”
戴胄抬头笑道:“现在可还有人对老夫的排名不满,认为《把酒问月》当不得第一?”
没有!
在场都是士子才女,最基本的鉴赏力还是有的,若刘平安的诗作只比王知礼强上一星半点,他们还可以找些别的借口为王知礼壮壮气势。
但两首诗一对比之后,他们才猛然发现,何止是强一星半点啊,这首《把酒问月》简直就是碾压王知礼的《夜间月》。
就连王知礼这般诗作都被人家吊打了,谁还敢开口质疑呢?在刘平安绝对的才华面前,这群士子再无人开口质疑了。
戴胄道:“既然如此,那么此次云来阁诗会第一轮的榜首便是刘平安了,赵三娘,劳驾将名次公布。”
赵三娘应了一声,旋即姗姗走到了屏风之前,按照先前排序,将第一轮的排名公布出来。
“第一名,刘平安所作《把酒问月》。”
“第二名,王知礼所作《夜间月》。”
“第三名,上官仪所作《登高望月》。”
“.........”
名次很快公布完成,七十余首诗作,只取前二十名,落选的士子才女们,自然没有机会再参加第二轮了,只能旁观他人作诗。
戴胄环视一圈,见不少人仍是斗志满满,满意点头,道:“第二轮的题目,老夫也已经想好了。”
“当年陈思王曾经作《白马篇》赞誉游侠儿,老夫第二轮的题目,便是一个侠字。”
..................
侠字?
这个题目明显不如前一轮的月字好写,香薰已经重新点燃了,场中却极少有人落笔。
但刘平安毫不在意,他的脑海当中已经浮现出了诗篇。
大丈夫一言九鼎。
既然先前说过要夺得本次诗会魁首,那刘平安就不会再藏绌。
今日,他就要彻底名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