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多如繁星,李玄冲一时间看迷糊了眼睛。
好在他之道途,师尊已为他定下,修行根本乃是《九数定玄真经》,其他功法亦可有些许涉猎,不必引为根本法门。
在印证所学之前,先要将那卷《九数定玄真经》通学一番,牢记于心勤肯修行,若遇上难处,再于其他法门之中找寻玄机,互相印证。
只见他目光挪转,最终停留在心湖最角落处的一部残破经文之上,正是他所要研习之物。经文古朴却稍薄,以意念翻动经文,只有一卷金黄经文页。李玄冲意念一靠近,就被一股莫名大力拉了进去,陷入其中。
意念所陷,仿佛诸天诸有信息扑天而来,若不是腰间古玉轻轻一荡,定住了他的心神,只怕这一看灵智就会因遭受不住而涣散,成了心智全无的废人。李玄冲暗道一声好险,守住心神再次看去,只见那部残破经文之上有几个古朴大字,一股苍老玄冥莫测的道韵在其中流转。
李玄冲盯着这页经书猛瞧,这经书上只有一页,上面除了这几个字啥也没有啊!思量间,李玄冲目光微动,却是发自腰间古玉的一股清光罩住他的双目,再往那页经书上看去,突然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得了清光消弥,直透本真,那卷残破经书破落表象尽去,露出神光闪烁的真身。原本空无一字的经页之上,忽放豪光,大如繁星小如芥子的古字铺满了眼帘。
代表九种玄妙之术的通天法门交相辉映,或机密如齿轮咬合般缠绵而上,或灵动如浩然天人遍散天机倾斜而下,或碰撞如水火光暗交织衍生攻伐之术……
若不是有古玉清光护佑,只怕李玄冲会再次被这繁多的文字撞的神志涣散。在清光荡漾之下,李玄冲福至心灵,闭上心眼,遁入无可名状的入定境界。
悠悠岁月,一眼遁去。
再次睁开眼时,李玄冲心中莫名多了很多感悟。
“原来如此。大道之妙,比之书中锦绣,更有胜出。”书生喃喃自语。他心中多出了一段感悟,却是自《九数定玄真经》中得来。
此经文来历不明,也不知道师尊从何得来。经文所记载的修行法门,直可通达大成之境。
据此经所述,玄门之中分有十二重大境界:明气、走脉、蕴神、灵罡、元真、三灾、斩胎、金丹、相天、显圣、洞玄、定真……
每一层大境界之中,又有三重小境之分。修行之路如攀登远山,脚下就是众生苦海,稍微不注意就会堕入凡尘不得超脱。而每个境界当中的小关隘,就是将修行之人推入悬崖的推手。
除了直指大道的根本法门外,还有伴随经文而生的一门大神通:九数玄光。此玄光分九成一,修成之后集搬山蹈海、久视玄真、遮蔽心魔等诸般妙用,玄光所向灾邪避退力消万重,实为功杀一体,品秩高超的仙家神通。
不过李玄冲连明气境都尚未突破,短时间内只怕难以修行此等神通。李玄冲不知《九数定玄真经》层次高低,不过手中正好有其他法门在手,正好印证一二。
他心神往其他功法之中一侵,未过多时却是赶紧退了出来。原因无他,他在遍观诸多经法之时,突然生了一道心思,这几门功法均是高深法门,自己连门都还未得,何以生出这般豪气,要互相印证一二?
要真做的此事,也是来日修行有成,困于某关之时。根基未稳,就去想着查缺补漏,终究太过急躁。
他想到此处心中一惊,都说修行路上多有拦路虎。杀身外劫为小难,心猿意马驾驭不住才是大劫!若自己真的沉浸在诸多功法之中,岂不是内里生了浮躁之气,只怕还未真正修行,心魔之种便已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