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神福自然答应。虽然并不明白王正宇的想法,但对方这么做,自然有对方的道理。
……
“那火绳枪杀了多少人?”下午,朱友文坐在营帐里,手里拿着根竹签,一边挑着指甲,一边慢悠悠地问道。
周围人看他的表情,不禁面面相觑,原来他早就料到苏州有火绳枪这么个玩意。
“回…回王子,此次攻城一共死伤二千多人。”半晌,终于有个下人迟缓地开口道。
“哦?可有攻破城防?”朱友文将挑出的指甲诟轻轻一吹,依旧漫不经心地问道。
“未能毁其一隅。”下人回道。
“无妨,攻城日久,非一朝一夕之功。传令下去,调整部队,整顿军心,先原地待命吧。”朱友文从容道。
“是!”下人拱手而退。
“兄长,看你这模样,莫非已经有对策?”朱友珪终于忍不住问道。
“对策还谈不上。不过,我们也没必要那么着急。父亲的夙愿是夺取天下,而不是这小小的淮地。就算攻不下来,将来我们入主中原,挟持了天子,就不信这杨行密不着急。”朱友文缓缓道。
“难道你要按兵不动?”朱友珪有些不乐意了。好不容易能带领二十万人马,不干点事他还真不过瘾。
“老弟不要着急。眼下我们军心不稳,不能贸然。不过,我听手下们描述,那火绳枪,似乎与我们所用的飞火有些相像。”朱友文分析道。
“兄长的意思是?”朱友珪被这么一点,猛然想起了什么。
“火者,畏水也。这几日天有积云,不知何时就会下一场雨。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火绳枪恐怕无法雨天作战。眼下士兵们被火绳枪弄得人心惶惶,甚至传言那是妖术,士气不振,再攻下去,只会让人心更加消极。不如挑一个雨天,发动大范围的进攻,恐怕效果会比现在要好的多,更重要的是,军心也会恢复。”朱友文淡淡陈述道。
朱友珪瞪大了眼睛,对自己这位哥哥由衷佩服。
……
接下来的几天,梁军都没有过来进攻,李神福放松了不少,整个守城军队中活跃着快活的空气。
然而,王正宇却感觉到诡异,整日都愁眉紧锁。
区区一次失利,就对火绳枪忌惮到如此地步,普通士兵还好说,作为首领的朱友文也夹起尾巴,他根本不信,此人恐怕憋着在想什么坏招。
他召集顾问团开了几次会,没得出什么结论,便整日在城跺上晃悠,两眼无神地琢磨。直到几天后,他恍惚间猛地一抬头,看到天空中的积云越来越多,忽然惊异得脸色苍白,马上回去找李神福。
“怎么了,要我换掉王大人那批枪兵?”李神福看到王正宇明显不自然的姿态,面露惊色问道。
“事不宜迟,越快越好。朱友文恐怕已经猜出在下火绳枪的弱点。”王正宇语气明显有些慌乱。
“王大人,此事不是不行,”李神福颇为为难,“但你的三千人要怎么处置,难道闲着?”
“怕是只能如此了。李将军有所不知,想要熟练操作火绳枪,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的操练,眼下正是对战之际,没有那个时间。如果让这些士兵换上弓箭而产生损失,那也不过是三千个普通人而已,与吴王十万大军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王正宇叹了口气道。
李神福呲了口气,眉头一皱:“言之有理。不过,此事我也做不了主,这样吧,我马上去禀告吴王。”
“有劳将军了。”王正宇心事重重道。
原本想要依靠初期优势尽量多贪点兵,现在看来是不太现实了。
一个时辰后,李神福便又回来,对王正宇道:
“王大人,王爷召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