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道僮变为徒弟,不异于由物化人。
清风和明月对名份的看重程度,完全出乎了罗扬的意料之外。
拜罗扬这个师傅的时候,他俩脑门上都嗑流血了,罗扬拉都拉不住。
把两个小孩儿祸祸成这样,说好的道法自然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真是活该他们被那些光头挤兑成现在这样。
愤愤之后,罗扬又淡定了下来。
这事儿不是他能管的,爱谁谁,眼不见为净。
清风专门管钱。
香火钱,摊位费,合伙生意的收益以后都交给他来管。
这些东西老是放在华学南手里也不是办法,早点收回来也省得诱惑老头晚节不保。
罗扬身为观主,不适合出面跟别人谈钱谈生意,这俩弟子来的正是时候。
明月负责道观接待。
那些配房里的画像,罗扬已经给他们都编好了故事,要明月给那些来上香的人天天说日日讲。
省得那些来上香的人,每次都空对着一幅画像,连个解惑的人都没有。
道门经义太过深奥,没必要讲,就是讲了也没几个人想听,还是说故事来的轻松有效果。
两桩生意都有了进项,罗扬手里银子一多,心思就又活泛了起来。
自从被罗衣搞了一次之后,罗扬手里就不能存银子,存起来一点就想花光。
‘五庄观’三个字没找什么名家来写,随便让老学究杨铁菊写一写,就刻在了大牌匾上。
不过这个大牌匾不是普通的牌匾。
而是用银打造的。
足足花了罗扬一千三百两,让他一下子就重归赤贫了。
这下子不光高调的炫了富,还顺带着打了一波硬广,备受好评的那种。
因为罗扬在挂牌的时候,对前来参观的人说‘五庄观如果不能佑得一方平安,以后村子里有什么旱涝虫灾,就拆了这块牌匾应急’。
有感于罗扬的态度,清风那里开始陆陆续续收到一些乡绅的大额捐赠。
五十一百的居多,上千的暂时还没有。
但是贵在名声已经打出去了,这样的打赏早晚会有的。
因为对于这些乡绅来说,修桥铺路、办义学是做善事积功德,给道观寺庙捐款一样也是积功德。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给罗扬这边捐钱,好像回报的功德要多一点。
因为天越冷,省了不少柴火钱的人家就越是鼓吹罗真人的厉害……
……
今年的第一场雪虽然一直飘了三天,但总量上来看不多不少刚刚好。
总算是没有立即打了罗扬的脸。
雪停之后,李安果然带了十一个年轻人来听罗扬讲经。
这些年轻人,都是李安精挑细选出来的。
不管是声望还是学识,在临江府地界里都是一流的。
吕道长回山之后道门就广撒邀请函,召了不少名流大家齐聚朝歌,共同品鉴那部残缺的经典。
万经之王的名头不是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