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罗扬只记住了其中的十分之一,但也够让这些人惊为天人了。
就连一向对佛道有意见的摄政王,看过这部经典之后,也忍不住说了个‘好’字。
道德经一下子就火遍了全国。
道门的声望也为之一振。
只是道门刻意进行饥饿营销,道德经的内容暂时只在上层中流传。
地方上的读书人想要一观,非得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不可。
如果没有这个由头,李安还真不好明着逼这些有为的年轻人来给罗扬站场子。
大殿建成之后,这是第一次接待客人。
罗扬对这些年轻人也是诚意十足。
因为不管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罗扬想让自己的五庄观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就离不开这些年轻人的支持。
还没进门,高高在上的白银牌匾,顿时引来一波滚滚恶评,把李安急的直跳脚,暗骂罗扬作死。
负责接待的明月,沉稳地将白银牌匾背后的故事讲出来,顿时打脸声响彻云霄。
这些年轻人高昂着的头,还没见到罗真人就被压的抬不起来。
等他们进了大殿,五百字的道德经文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连那两个大号壁炉都被他们给忽略了。
最低五米,最高七米的屋顶,一点寒冷都感觉不到。
为了做到这一点,花费了多少匠人的心思啊。
这些人真是的,一点都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与智慧。
……
学得文武艺,报于帝王家。
看到这摄政王唯一夸过的经典,这些读书人怎么可能不如饥似渴?
明月请他们随意观摩,然后悄悄引着李安来到大殿后方的休息室。
“你去吧。能背下来算他有本事,谁要是打小抄,就拿鞭子抽出去。”
“是,师傅。”
明月听话的去大殿当监考老师了。
李安围着罗扬转了好几圈,啧啧道“不错嘛,有点真人的架子了。”
罗扬没理他的夸奖,皱着眉头道“你怎么就找了十一个人来,算上你正好十二个,我可不敢给十二个人当老师。”
李安听不懂十二门徒的梗,一脸迷茫的问道“十二个怎么了?”
“说了你也不明白。”罗扬自找没趣,有点怏怏道“一会儿我跟他们讲些什么?”
李安更迷茫了“你在问我?咱俩谁是观主啊到底?”
罗扬叹道“我虽然识字,但是论经问道实在是太难为我了,这一会儿可怎么弄啊。”
李安疑惑道“不会吧,这五百言难道不是出自你手?”
“当然是我写的!”罗扬一点也不脸红的剽了一下,然后说道“道可道,非常道,我就怕讲了你们也听不懂。”
李安道“这怕什么,如果你讲的他们都听不懂,那只能说明他们太笨,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波安慰很给力,罗扬马上不唱忐忑了‘他说的太对了,老子才是王者,凭什么非得说些你们能听懂的?都听懂了,还拿什么来说明老子的高深?’
“不错,不错。”罗扬夸了李安两句道“你先回去吧,一会儿让你看看我罗真人的表演。”
没有道侣相伴,罗扬的道士生活其实也挺枯燥的。
现在难得有一次表演的机会,怎么也得尝试一下当戏精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