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太太听后,笑着说:“真是个好孩子。我们府里就缺你这样勤快不计较的人。就拿忠奎书房里的那些个小厮来说,整天都不见人影,有时忠奎回来了,操劳了一天,呆在书房里,连口热茶都喝不上,我见了都心疼。”
姜老太太这样说,无非就是想把佩筠往书房那引,让她去姜忠奎的书房里做丫头,崔姨娘听完了姜老太太的话,会意的忙接住了她的话题:“这事我也听说了,只是忠奎宅心仁厚,对下人向来都宽容,所以才放纵了那几个小厮。依我看,倒不如把那些小厮都从书房打发走了,找个能干的,一个顶几个。”
“素莲,你的意思呢?”姜老太太把头转向媳妇,想听听她的看法。
这知行堂里的小厮是姜忠奎自己挑的,那几个小厮终日的跟在姜忠奎的身边听他的差遣,有时还兼顾接送客人、传递口信之用,对主人也算是忠心耿跟,只是那几个人做事大大咧咧,而对端茶倒水等照顾人之事就忽略了,因而给人落了话柄。
对于换人之事,没有经过姜忠奎同意,梁素莲不敢答应,推脱着说:“这事我可说不好,得问过忠奎,再说了,若真的打发走了,一时半会的去哪儿找人?谁又知道那人能干不能干呢。”
崔姨娘看了看素莲,却把头转向姜老太太,笑道:“姐姐,说到这能干的人,我这里倒是有个顶好的人选。”
“谁?”姜老太太假装不知,明知故问起来。
“我们家佩筠啊。佩筠又能干又勤快,说话做事都得体,照顾起人来也很是体贴,这您都是看在眼里的,再说了,与其让那些外人来照顾忠奎,不如找自己家的人来的踏实安心。”
崔姨娘说完,然后笑推了推佩筠,让她也表态。
佩筠开始还听着她们说书房里的事,不知为何一下就扯到了自己身上,对于姑姑的提议她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她茫然的看看自己的姑姑,又看看姜老太太,一时间不该如何作答。
“佩筠,是不是你觉得让你去忠奎的书房做事,委屈了你?你不愿意?你若真不愿意,也没关系,我们不勉强你。”姜老太太看佩筠没做声,冷笑了一下,故意激她。
“不是不是,只是佩筠从来没到过那么大的府里做事,只怕做不好,让人笑话了。”佩筠连忙摆手,她一界平民女子,哪里有资格说什么受委屈不委屈的,况且她家欠着姑姑那么大个人情,而今姑姑给了她一个照顾人的差事,她哪里敢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