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季汉风云录 > 第十四章 三分汝南

第十四章 三分汝南

这样的消息不由得他们不震撼,所以一进入山地,军官们不能很好地掌控军队的时候,逃兵就开始大量出现。

等到曹操走出泰山,足足少了一万一千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兖州本地人,听说家乡被占领,担心自己的家眷遭到迫害,所以逃亡回乡去了。

曹操得知了这个结果,先是怒骂了一阵,复又大笑,道:“我军乏粮,彼即自去,甚好!”

在军官的抚劝与震慑之下,军心始稍定。

曹操撤军之后没几天,刘备也率军从徐州返回沛县。

经过这次曹操的入侵,徐州再次遭到沉重的打击,东海、彭城两地许多县邑化为丘墟,百姓大量死亡和迁徙,原本繁华的东海国处处哀歌,家家缟素,春耕方结束未久的田野被祸害成白地。

军事上,陶谦几年来积攒下的家底,也基本上消耗殆尽。

保守估计,徐州死于战争的军民约有十万人,还有同样数量甚至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向南迁移。

好在陶谦还不是那种完全不顾百姓死活的人,他又从府库中拿出粮食,发放给各县失去家园的百姓,不过也仅够勉强维生而已。虽然微薄,好歹留下了一点希望,让他们不会跑到别的州去。

除此之外,艰苦作战的将士需要犒赏,有功的将士需要升迁和赏赐,死去的士兵还要抚恤。这一番操作下来,徐州府库为之一空。

至于之前答应借给刘备的二十万斛粮食,陶谦当然暂时是拿不出了,所以刘备也很体谅地没有提这件事。

当然,刘备不提,不代表陶谦就会装作忘了。

二十万斛是拿不出来了,不过陶谦还是咬着牙从下邳和广陵的府库中挤出了六万斛粮食出来,又向几个大族借了四万斛,凑成十万斛交给刘备——没办法,未来的日子艰难着呢,比自己还困难又能打的盟友,总得接济一下,共度时艰,不然以后出了事,就没人可以帮衬了。

眼看曾经殷富的徐州变得如此困顿,刘备也有些感慨兵祸之可怕。乱世之中,如果军力不够强大,便时刻有殄灭之危。

至于刘备的军队缴获的曹军的辎重、兵器什么的,陶谦根本就不过问,虽然那些辎重大部分都是曹操在徐州抢的,又被刘备抢回一部分。

对此刘备还有些不过意,但在鲁肃的劝说之下,也就没有归还。实在是因为刘备在豫州太穷了,与之相比,徐州虽然遭遇困顿,却还是要好得多。

刘备回到沛县,已是六月二十四日。

在庆功的宴会上,刘备先是表彰了一番王翊督军平定梁国的功劳,又宣布了对此次抗曹的将士的犒赏。然后正式任命原丰令、行梁国长史徐盛领梁相;原平原主簿、沛国功曹史张端领丰令;袁涣族弟袁徽继任为沛国功曹史;杼秋长吕岱安辑流民,杼秋大治,户数过万,升为杼秋令。

至于投降的原梁相许豹,之前被王翊承制任命为沛相,刘备也予以认可。本来在刘备心中,沛相之职应该是属于梁习的,此前一直空悬,也是为了等梁习在长史任上积攒一点声望。现在许豹占了沛相这个位置,梁习也只能挪到其他郡去当长官了。

在刘备看来,梁习是最适合作为州郡长官的人选,文武兼备,爱惜百姓。可惜一个梁习不能掰开来用,不然十个梁习,足以平定关东了。

刘备本想用梁习为汝南太守,但又担心把梁习的官职放在李通之上,可能会引起李通的不满,便将这个顾虑说给王翊等人。

鲁肃便道:“何不分汝南拆分,以梁习、李通分别任太守。”

这便是此前提到的分析汝南之议,当事因为战事迫在眉睫,而刘备立足未稳,所以未曾付诸实施,而是以李通行汝南太守事。

此时听得鲁肃此言,刘备眼睛一亮,对着壁上挂着的地图指指画画,道:“如此,可分颖水之上诸县及以东并固始县等十一县为汝阴郡,治细阳,以梁习为太守;分葛陂以北十六县为汝南郡,治平舆,以李通为太守;葛陂以南十县为淮西郡,治上蔡,暂不置太守。”

众人也都应命。

明确区域,划分郡界,加强控制,这是当下刘备对汝南大郡的方略。实在是汝南郡太大了,若不将之分割开来,确实让人不放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