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七日清晨,天小雨。
“中郎,李太守、赵都尉、魏司马和徐司马都已经准备好了。”王翊正在亲兵的帮助下披甲,功曹袁徽进来禀报。
王翊点了点头,问道:“还有多少人?”
袁徽看了看手中的简牍,道:“魏司马还剩一千二百人,徐司马一千人,赵都尉出步兵三千,骑兵一千,李太守出步骑四千人。”
昨日一战,赵云损失不大,王翊可就伤筋动骨了,所部损失过半,到这个程度上还能把士卒拉出去作战,足可见有多么难得。
“嗯……如果我们能和陈太守会合,这点兵力足够了。反正我们在与陈国相会合之前,不会与孙策正面交战。”王翊道。
片刻王翊披甲完成,诸葛瑾进来,道:“这是昨日的战报,另外赵将军的部下抓住了阎象,中郎要不要见一见?”
王翊接过战报,一边阅读,一边道:“阎象是个忠臣,可惜袁术该用的时候不能用,结交人物也流于形式,不能识人。赵将军的人有没有说他们是怎么捉到阎象的?”
诸葛瑾答道:“听士兵说,阎象保护袁术长子袁耀逃亡,袁耀坐骑中箭,阎象把坐骑让给袁耀,骑羸马逃亡,马不能行,因此被捉。”
王翊点了点头,道:“人臣有始终者,当世不多矣,不可苛待于他。眼下军情紧急,我就不见他了,子瑜安排报捷的时候,一并送他去徐州便可。”
昨日一战,袁术自杀,击斩将军纪灵、长史杨弘以及桥蕤、李丰、乐就、梁纲、陈兰、韩胤等数千人,生俘雷绪、阎象及袁术二女等万余人,这样算下来,只有袁术的二子袁耀得以逃脱,算是把袁术集团的主要人物完全消灭了。自此,刘备在江淮间将再无敌人,只有准备渡江的孙策,威胁难以预料。
“关将军,寿春的事情就暂时交给你了。”王翊临行,诸将皆来相送。
关羽虽然不大看得起文弱的读书人,但对于王翊这样既有功劳又有苦劳的人还是很敬重的:“中郎放心,这里的事情,关某可以应对。”
王翊道:“关将军之能,翊从来深信不疑。我听说淮西、汝阴、汝南三郡在我们征淮的时候,数有叛乱,豪强据坞堡作乱,都是郡县官吏发兵讨平。眼下淮南已经略定,李文达随我南下庐江,我已经安排李太守的余部率部返回本郡,以保证本郡治安,回去的路上他们会扫荡一遍淮西的叛军。梁太守所部可以稍缓,但宜在七月之前返回本郡。至于淮西郡,我已经上报明公选任郡守,估计不久便会有结果。需要关将军留意的,是阵亡将士的收殓之事,不过子瑜、子卿都会协助将军,想必不是问题。若是忙不过来,宪和在西曲阳,将军也可以让他派人来帮忙。”
关羽道:“子弼不必担心,此间事情虽然繁多,但有众人相助,裨补缺漏,必然不会有什么闪失。”
王翊点了点头,边走边道:“此次追击孙策,不知会怎样,但无非两种结果。其一,我们成功把孙策堵在江北,如此我们便可以集中兵力,一战而定——孙策虽然骁勇,周瑜固然多谋,不过我们以数倍之兵,分进合击,步步为营,必然可胜;其二,孙策已经抢在我们的到达之前击败朱皓、刘繇并成功渡江,那样的话皖口附近的江面必定已经被孙策控制,如此一来我军无法迅速渡江,则江东之事,便非一朝一夕可定。”
“虽然不愿相信,但翊不得不承认,第二种可能性更大,所以我昨夜已经连夜致书于明公,请他作渡江作战之打算,并在徐豫二州筹措三万士兵半年所需的军粮,如果有必要,我们将筹划渡江作战。不过翊身体欠佳,难以继续领兵,故而我向明公同时推荐了将军和陈太守二人,到底用将军还是用陈太守,就看明公的决断了。”
关羽抚须而笑,他有很大把握,如果需要派一支军队渡江,他会是主将。
王翊一跃上马,忽然一拍脑袋,从袖中取出四封书信,对诸葛瑾道:“这是给张范、张承、郑浑、何夔四位先生的书信,此次事发仓促,我不及去见几位先生,就请子瑜代我送出。四位先生的荐书,我已经连夜发给明公了。”
诸葛瑾应诺。
王翊又回想了一遍,觉得好像没什么可以安排的了,于是下令擂鼓、出兵。
赵云率千骑在前,兼程而行,步军后随,李通部随后,王翊统摄魏延、徐勉在最后为殿军。至于陆康,身体不好,所以走得慢些。
这次长途进军,出动的各部皆为精锐,行军神速,第二日便过巢湖。
“此间有何人物?”行军之间,王翊问同行的向导。
向导答道:“巢湖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自袁术隔断江淮,郑宝、张多、许干等豪强皆聚众筑垒,互相结盟,与袁术亦敌亦友。他们多者有兵数千,少者千人,各称将军、都尉。”
王翊问道:“我大军定淮南,数次派人招降,他们为何不降?”
向导笑道:“兵不到,自然不降,不过将军此次南下,他们必然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