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笑道;“当初备在平原的时候,孔北海出屯都昌以讨黄巾,被围受困。子义之母曾受北海恩义,于是子义匹马单枪,杀出重围来见我,喻我以大义,请我去救北海。其时备籍籍无名,而北海名声重于天下,备受宠若惊,出兵相救。都昌围解,子义得以报了北海恩德。其后刘正礼为扬州刺史,子义乃刘正礼同郡人,因此前去投奔。子义勇冠三军,弓马无双,这些年却无大名,不知何故。”
王翊道:“太史子义忠勇义烈,智略过人,有百步穿杨之能,如古之养由基。只看刘正礼待许子将以上宾,而不用忠勇如子义者,便可知其必败无疑。”
众人走出府门,迎面便见一壮士,窄衣箭袖,身长七尺七寸,剑眉星目,须髯甚美。壮士见了刘备,不胜欢喜,拜道:“东莱鄙人太史慈,拜见征东将军!”
刘备疾步上前,扶起太史慈,笑道:“子义与备故交,何必用此虚礼?”便拉着太史慈进门,令侍者置酒以待。
众人皆与太史慈见礼。
太史慈视珍馐美馔佳酿如无物,道:“慈受刘扬州之命而来,求救于将军。孙策自渡江起,先攻泾县祖郎,破祖郎之后,又出兵向宛陵、芜湖,使别将朱治攻故鄣。扬州自度非孙策对手,将军若不救之,必为所破,那时孙策亦必为将军大患。还请将军发兵救扬州。”
刘备道:“子义勿忧,我已令陈元龙率兵二万,驻兵皖口,只等战船、水手齐备,便渡江追击孙策。眼下元龙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战船未修,水手未曾招募完成。子义可作书回报扬州,请他坚守勿战,救兵旬日可到。”
太史慈得知刘备如此尽力,知道刘备也有难处,便不再催促。
刘备令人斟酒,道:“备与子义都昌一别,转眼间已经数年,抚今追昔,不胜感慨。请子义满饮此杯!”
太史慈不好不饮,于是一口饮尽。
众人于是轮流上前,与太史慈劝酒,殷勤备至,太史慈力战众人,毫无醉意。
刘备笑道:“备与子义久不得相见,不知子义近来可好?”
太史慈道:“托将军福泽,慈一向还好。”
刘备笑道:“子义忠勇无双,智略过人,却甘为刘扬州奔走,不知子义在刘扬州麾下任何职?”
太史慈道:“蒙刘使君看重,使为骑督,侦知轻重,部下也有从骑数十。”
众皆讶然,刘备默然不语,不提此事,只是劝酒。
片刻席散,刘备也不顾太史慈就在一边,愤愤道:“以子义之才,刘繇竟然只让子义做侦骑,合该他被孙策杀得无家可归!”刘备心中愤恨,在心腹面前便直呼刘繇之名。
太史慈沉默不语,他其实也不满足于这个职位,但他是个忠恪守礼之人,自不会抱怨。
刘备道:“非是备嫉妒刘扬州,子义若转投备麾下,备当以子义为大将。”他话刚出口,便知道不对,又复补充道:“子义当然不是这样的人,但是子义有万里之才,却只能做游骑做的事,刘扬州实在是屈才太过。”
太史慈不是迂腐之人,当然也就能看出刘备的雄心壮志,对刘备而言,刘繇的存在虽然有利,但同样是刘备并吞江东的障碍,基于这个原因,刘备救刘繇便决然难以尽心尽力。但是太史慈更知道,当世诸侯,能够救难扶危的,除了刘备,更无一人,所以他并不因此而看低了刘备。
他忖度良久,方道:“慈智术短浅,本当不得将军重待。且慈曾闻,人臣事君,君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刘扬州既然以凡才待慈,待此番将军解了刘扬州之围,那么我也算报答了刘扬州恩义,那时我必辞了刘扬州来投将军,绝不食言。”
刘备大喜,道:“有子义相助,备真如添一臂也!”
众人于是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