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宁的童年,是漂泊的,喧嚣的,却也是安静的。太小的时候他记不住爸爸的样子,一身橄榄绿的爸爸驻守边关,一年只有那么几天才回来,也只会回来那么几天。小小年纪的他早已懂得,那双强壮有力的臂膀将他高高举起的时候,往往又意味着下一次长久的分离。妈妈一个人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里,从开始时的手忙脚乱,到渐渐得心应手。后来,他的妈妈辞去了人人羡慕的公职,开始了创业。也许是天赋,也许是非要争口气的要强,妈妈的生意越做越大,从贸易做起,到接手装修工程,一步步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那段时间,张长宁跟着爸爸在部队生活。一个个营区换防,从见不到爸爸变成了见不到妈妈,对未来的焦虑使得他日渐沉默内向。
他记得在佛海读小学的时光,那也是妈妈创业之前难得的一段随军的日子。他们住在城边的军营里,这个亚热带的边境小城,与世无争,物产丰富,像一座水草丰美的乌托邦。早晨妈妈带着他,穿过薄雾去寨子里逛早市,老百姓背来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番石榴、野芭蕉、菠萝蜜、三年芒······还有那些特色食品,糯米饭、烤青苔、腌酸鱼······他就着烤青苔吃糯米饭,这种原生态食品秒杀之后他吃到的所有品种的海苔饭。
还有学校,这里的小孩似乎从不担心升学的事,没有没完没了的练习册,也没有花样繁多的课外辅导班,大家没心没肺的挥霍着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反正第二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来。他试图和大家打成一片,刨除了部队的勤务车,他流利的普通话和妈妈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衬衫,小朋友的友谊来得简单和纯粹。
他还记得他的同桌,一个总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第一次见面就笑得很甜:“你好,我叫林清,以后我们就是同桌啦。对了,我是语文课代表,兼学习委员哦。”说到职务时小丫头眼里星光闪现,那份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十多年后介绍自己的动物园时一模一样。在学校组织的春游里,他们一起参观了茶厂的动物园,张长宁记得,在那里,他和林清,还有一只黑熊,分享了两个苹果。
动物园,动物园。张长宁捏捏眉心,感觉有点头疼。很多事,本来就算发生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一旦心有挂碍,就会觉得难过,觉得愧疚,就会,想办法解决,不让它成为心头一道永远的遗憾。
这个道理,是他十二岁那年,同桌教给他的。那次班主任组织主题班会,每个同学带一件觉得最有意义的收藏,来讲述背后的故事。林清带来的是一个火箭模型,长征3号乙型运载火箭,是林爸爸出差时从西昌带回来的纪念品。73厘米高的火箭模型放在盒子里,被林清小心翼翼地捧了来,放在课桌里,上课时都忍不住地一直用手摸着,像是怕它跑了。拿出来的时候,全全班同学都围着看,林清在讲台上骄傲地介绍:这是一级、这是二级、这个是整流罩,这个运载火箭,全长56.326米,整流罩直径4.0米,起飞质量458.97吨,标准GTO运载能力为5.5吨,可以带好多好多东西上天!
张长宁坐在座位上,看着林清成为小小的焦点,看她开心地介绍着自己喜欢的东西,看她笑成一朵花,看她眼睛里闪星星。他带来的是一个子弹壳摆件,是爸爸用平时收集的打靶场的子弹壳给他做的,用胶水粘成一辆小坦克,还没来得及打磨,带着粗糙的手工痕迹和淡淡的硝烟的味道。林清稀奇地看了又看,说这个好特别呀,真好看。我可以摸摸吗?
拿到手后,林清开心地欣赏,跟张长宁商量:“我想拿到隔壁班,给我最好的朋友看,她叫小杨梅。我马上就回来,可以吗?”张长宁说:“可以啊。”
五分钟后,林清捧着一堆子弹壳哭着回来了。献完宝的她回来时太高兴,跑太快,摔了一跤,本就是胶水粘合的小坦克掉在地上,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