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无意中,许年是依照着箜篌教习前文展现出的笔法来书写的,点画中亦有恬淡出尘之气,行列间亦有空灵隽秀之风。
“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塗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配霑润于,象变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广,流管絃而日新。”
最后一竖划落下,许年将记忆中的文赋最后一段原班不动的书与其上。
持卷起身,行于厅中,双手前呈,微躬行礼。
“先生,弟子书写完毕。”
“嗯。”
箜篌教习并未回身,依旧看着窗外,只是右手袍袖微动,许年手上的九折册页便倏尔浮起飘到箜篌箜篌教习的身前,这一首隔空取物的手法不知道要比许年所悟的归花回柳高明了多少。
“这篇文章可曾见过?”箜篌教习依旧清冷的语声传来。
“弟子见过,此文名曰文赋。”许年保持着微躬的姿势恭声答道,恍惚中他忽然觉得这语声里有些短促的呼吸声。
“那从何处所见?”
这次许年确定了,那一贯冷冷淡淡的箜篌教习语声中的确是有了些压抑着的颤音。
“从青龙城互市营地处的杂货摊上贩卖的一本破烂小册子上所见。”许年把适才书写文赋末段时就想好的说辞讲了出来前生所见,魂穿至此的事情是无法实言的。
“青龙边关?和金帐王庭互市之地的小摊上?”箜篌教习忽然回身,目光炯炯直直的看着许年。
“是。”许年平静的目光毫无慌乱的迎着女教习的目光。
“小册子呢?”女教习追问。
“弟子当时初下青龙山,身无长物囊中羞涩,故而只是翻看了一遍,并没有买下。”许年所答语气平和且层次分明、丝毫不乱。
“恩?翻看过一遍便能熟记至今么?”
箜篌教习手持册页负于身后,依旧直视着许年,语气中有着淡淡的质疑,“现在去东侧书架取出第三层北数第二册书。”
“是。”许年应声移步前去取书,沙沙的脚步声再起,此刻第三层阁楼上的空气有些紧张与压抑。
寻到女教习所指的书册,许年取在手中。
这册书只有个蓝色封面,既无书名也无作者标注,内中所书也是手写而非雕版印制。
“翻到第三篇神书,六百息时间默诵。”不待许年思考多看,箜篌教习的命令再次传来,显然她还是不信许年适才的说辞,非要亲自验证一番。
“是”
许年话语中隐隐有些迟疑,他自认前生中的自己在常人中也算的上是学业有成的佼佼者,但究其原因所在不是他天资聪敏出众,而是在于他多出常人数倍的付出与努力。
过目不忘的本事,许年是没有的。
难道要露馅了么?
此刻的他不禁心下暗道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