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我的书城网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汴水悠悠岁月长 > 第十七章 美味的锅贴

第十七章 美味的锅贴

“我就是玩玩的,都给小云带着,我前两天自己钓的鱼还在家养着了。我去看看牛去了”二柱说着就向放牛的几个男孩子走去了。

燕云拿着小铁铲把已经吃饱在草地上和水塘里的鹅赶起来,小妹坚持要提着她的小水桶,跟在后面,一起往家走。

“三着,马上过几天我就不陪你放鹅了,你自己放可要认真点了,不要贪玩把鹅弄丢了啊。”燕云对小云说。

“大姐你就放心吧,我家鹅本来就乖,以后我就天天到这里放,有二柱他们在这里,肯定没事的。”小云说。

“他们几个放牛的会瞎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你不要跟他们去疯。没事就跟二柱学,看看书。”燕云提醒她说。

“放假就是玩的,我才不想看书了。”小云本来就特别聪明,燕云平时就想以后家里有出息的可能就是小妹了。

到家后燕云把鹅赶进圈里,爸妈正在院子前的树荫下扎着蚕架。

燕云妈说:“这两天到滩上鹅吃的明显比前一阵子饱,下午喂的都少。”小妹提着桶放到她妈前面说:“上午和我姐在小沟里逮的,够吃一顿了。”她妈望桶里看看说:“还真不少,就你们姊妹两个逮的吗?”小妹说:“还有在那放牛的二柱一起把一截小沟舀干了逮的。”她妈说:“我说你们两个也能逮到这么多鱼?刚好准备弄午饭,这下就煮鱼贴点锅贴省事。”说完对她爸说:“你一个先绕吧,我去弄饭了。”

“小鱼锅贴”是洪泽湖周围的水乡人家在长期水乡生活实践中、在众多的因水而宜的饮食习惯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家常名肴。“小鱼锅贴”起源很早,久负盛名。据传,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汴水边,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用手逮来的小鱼,锅边贴上讨来的杂面饼,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法做饭既尝到了水里的鲜味又填饱了肚子,虽然做法简单原始,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后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沿湖农民的家常饭菜。朱元璋做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贴”。从此以后,这种吃法官里称“宫廷鱼饼“,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朱元璋过世后,宫内逐渐失传,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燕云妈让小妹提着桶到井台边,先把小鱼洗干净,用刀去鳞剖腹,取出肠胆等内脏,再洗一下拿到厨房,让燕云去锅下烧火。把外面的铁锅烧热后,倒了点油,放鱼进去,加水、加葱、加辣椒、加盐后,再让燕云把火烧大点,急火烧容易快熟。烧鱼的时候,赶紧和面,面和得较稀,等鱼汤快沸腾的时候,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和的面,由于面比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一直“塌”到汤里,所以贴的饼也叫“锅塌”。再盖上锅盖,火烧水沸,汤汁四溅。燕云妈让燕云小火再烧一会,把饼再炕一下,这样饼上就有一层黄黄、脆脆的硬饼壳。等烧好了就揭开锅盖,用菜刀把一圈饼沿着锅边切成一块一块的,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美味扑面而来。燕云妈连汤带鱼装好一小盆,又把饼一块块铲下来放在米篮子里放在饭桌上。

一家人坐下来拿着“锅塌”蘸上鱼汤,品尝“小鱼“鲜香,鱼香肉嫩,汤鲜饼脆。然而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水乡人家的普通一顿饭,省时省事,兼顾了“饭菜一锅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替长姐洞房后,被侯府大公子强宠了鬼妃归来,残王夜夜被我吸龙气!协议离婚后,总裁前妻跪求我原谅诱他深陷:钓系美人杀疯了!穿越大秦三岁半谜国:张女弦断邂九门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三岁小县主,京城大佬争着宠!地府归来,无情无义她杀疯了一觉醒来天塌啦!豪门老公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