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前,她也跟外祖母学过写手工伙计。倒也管用得很,这些学起来也不吃力,难不倒她。
我曾问她,是喜欢裁剪,还是为生活所迫。她告诉我,多学一门手艺,就是走遍天下都不怕。毕竟天底下没有,饿死的有本事的人。
后来我才意识到,正是因为母亲什么都学,也什么都会。才让我们这个小家,在祖父母面前从来不曾底下头来。
母亲一边学习,一边还要照顾到家里。后来手艺学成了,便在家里做起了裁剪的生意。
就是裁缝,母亲手艺好,又不坑骗人家的布料。生意也好了很多,有了钱,母亲也回了几次外祖母家。
每次和父亲一起回去,都恨不得是空着手回去的。祖父见状后来也给母亲几十块钱,让母亲买点东西再去。怕在外祖父面前丢了面子。
母亲说,那时的生活很难过。每次回家,外祖母就偷偷的塞给母亲点钱。我那些舅舅阿姨,也给一点。快到了回家的时候,外祖母就含着泪对母亲说着路上小心点的话。
我不知道,外祖母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将那些揉皱了的零钱攒下的。亦或是,是母亲眼里的动容感动了我。
我从没见过她口中的这个老人,我的外祖母。
不,我好像见过。但......那都是深埋在记忆深处,刚出生不久的事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似乎永远不老。但我想,外祖母那双粗糙带着老茧,割过草、喂过牛马的手,捧起的是母亲的希望吧。
或许,在外祖母眼里。母亲也永远是个孩子,永远叫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