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说的,谁开荒谁受益啊!
陈老他们是农业专家,最懂的就是开荒种地。等他们带着人整平土地,围堰造田,再沤个一两年肥,大把金坷垃往原本就不贫瘠的土里一撒。没两年,等硕果累累之后,育种任务便宣告大功告成……
接着,这些地不就属于赵正了么?
最多,赵正出点人工费,成本费。
完美!
赵正望着那些山,心里小算盘拨得哗哗地响。
赵仁云瞄见赵正笑得邪乎,嘴上问道:“想什么美事呢?”
赵正摇摇头,“我回来之前,把我家全部家当都带来了。叔,我能承包两座山头,种点茶树,榨点山茶油吗?”
“你想包?”赵仁云正眼看了过来,“你有双林镇户口么?”
“没有!”赵正实话实说:“叔,我想落户到你家!”
赵仁云想也没想,就点了点头,“这事不用你操心,我已经准备办了。只是你的情况比较复杂,你爸躲了几十年,是黑户。回头少不得要找点关系,给你办。”
赵正从没想到落户就是找点关系这么简单。却没想到那时候虽然经过了几次人口普查,但很多偏远地方的人都没有户口这玩意。就算不偏远的地方,也有一些超生的上不了户口,没有户籍的人大有所在。而且八十年代不像现在的大数据时代,什么东西都在网上挂着。这年头交点钱,上个户,而且还是个农村非商品粮户口,也就是随便写两行字的事情。
赵仁云可不只是想到上户口这个事,一旦赵正落在了他家,他还要为赵正争取一块地。以后少不得要操办赵正的婚事,等赵正结婚分家了,就能自立门户。
赵正不知道自己这个所谓的“叔叔”原来早就在考虑自己的事情,此时还徜徉在两座山头之上。要说搞金融炒股赚大钱,他完全是门外汉,买房子炒地产,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他也就是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娃,除了油嘴滑舌脑袋转的稍微快一点之外,从前基本也就是坐吃山空等拆迁的混混,没什么大本事。
陈树人也是完全没有辙,现实情况就这样。进入六七十年代之后,中国农村人口急剧增加。原本就不多的耕地此时就更显得捉襟见肘起来。十亩地对于搞农业的来说是最低标准,但是对于普通农户而言,就是命根子。
赵正提的方法,让陈树人最后抛弃了幻想。看样子,只有等到开春的时候,再来谈合作了。临离开赵家之前,陈树人还一再交代,让赵正先沤一池子农家肥。回头等开荒合同下来了,他们就过来,协助指导整陇肥田。
至于育种的事,其他组的进展也并不会比宜城顺利,大约是要再等个一年两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