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悖逆之言,君上不必如此大动肝火!”
“张公此言有理,君上须保重贵体!”
“君上持社稷神器,自当海纳百川,不必与一将死之辈多加计较!”
虽然满朝公卿,让他们出主意,他们只会交头接耳,三缄其口。但你要让他们表忠心,显关怀,自然各个不落于人后。
“好啦,继续谈论国事,相国有何教孤?”赵彬自登基数个月以来,第一觉得有些反感满朝文武百官。
一个个能说会道,咋一听,好家伙,果然治国之略、老成之言,事后仔细一推敲,全他么屁话。说的那叫一个锦簇花开,实际上空洞无物。
既然赵彬叫自己了,萧澹自然也就不能在装聋作哑。
至于义军嘛,萧澹倒是根本不担心,毕竟从现在来看,燕国气运最少还有五十年。
各地义军虽然有宗门在背后活动,不过并不是什么大事,小宗门而已。
能够有有一两个金丹老祖就不得了了,就一两个金丹期能够掀翻燕国?
对此萧澹自然不怎么关心,他关心的是,正宫和储贰人选:“回禀君上,老臣以为,各地义军不过皮癣之疾,只需调兵镇之即刻,大将实力不足,可请国教辅之,此不足为虑。
臣所虑者,陛下御极数月,当早正宫,好以正宫身份统御后宫,辅佐君上为王室开枝散叶……
大王以登大宝,宜早立国本,以安民心,使群臣不陷党争……”
“臣等以为相国此言大善,还望君上明鉴,莫要本末倒置……”
“你,你们……!”
“嗨,寡人乏了,相国与诸公一同探讨该立何人为后、该立何人为储君与王后、诸君册封大典,倒是三公九卿案例即可!”赵彬突然感觉一阵无力感。
他自登基以来,没有尝到过一日秉持神器,一言掌生死的味道。
反而许多条令都被三公府,以各种不和礼法名义驳回。
……
正月初二
即位日之前,进行一系列准备:侍仪司官在丹内道的西北处设置表案,在内道东西设丞相以下大臣的拜位,分别品秩等级,重行面北。
捧表、展表、宣表官位于表案之西,面东。
纠仪御史季长君、霍延年二人位于表案之南,一人面东,一人面西。
南镇抚司镇抚焦中、祁痒二人分别位于东陸、西陸之下,护卫百户二十四人,在宿卫镇抚之后。
知班魏章、张集忠二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一人面东,一人面西。
通赞费贞、赞礼曹慎二人位于知班之北,通赞在西,赞礼在东。引文武班四人。
周亚夫、于谦率领百官参拜:“陛下长生无极,万世一统!”
在文武官拜位之北稍后,面东面西。
引殿前班易中、匡甫二人位于引文武班之南。
举表案白成乐、高文位于引文武班之北。
举殿上表案二人位于西陛下,一人面东,一人面西。
丹陛上设殿前仪鸾司官三人,面东而立;宣徽院官三人面西而立。
仪鸾司官分立殿中门左右;护卫千户八人分别于殿东、西门,皆东西向。
执净鞭者四人,位于殿前班之南面北;将军六人于殿门左右:天武将军伏九张、刘晓、萧然、林志四人位于陛上四角,皆东西向。
殿上尚宝司,在大殿的正中设宝案,侍仪司在宝案南设表案;文武侍从分东西两班站于殿上;起居郎、给事中、殿内侍御史、尚宝卿,武悬刀卫士,东西站立。
受表官在文侍从之南面西;内赞二人在受表官之南。
捲帘将军赵炳昌、刘宸二人位于帘前,皆东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