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孔:“这么说,郡主是承认人是你的了?”
“自然是承认的,不仅承认,这人,本宫今个也要带走。”
莫孔笑了,哑着嗓子道:“来人,把他带上来。”
侍卫将大殿外面的另一个人带进来,压到大殿中央。
“陛下,此人是济水郡郡守,他手中有郡主给他的信件。”
带上来的人便是郡守陆某人,他第一次见到天子,害怕地直接跪在了地上,听到丞相说的话,这才颤颤巍巍从衣袖里掏出信件,伸手递了出去。
年俞直接上前接过信件,大声读了出来:
“陆大人,本宫今送信而来,是有一事相求,希望大人能助我一臂之力……”念完,年俞自己都觉得不对劲了,这就是封普通的求助信,但没有写求助内容,根本不能算作证据。
年俞狠狠瞪了他一眼。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郡守心里也委屈,当时大人说只要郡主来求他帮忙他就答应。他确实是看到郡主的信了,也很热情的答应了啊。
常歌冷笑:“年大人,我不忠不义有亏百姓的证据在哪呢?谎下政令?假传圣旨?”
“这……”
莫孔:“禀陛下,臣的人看见城内有几个鬼鬼祟祟的男子,怕是郡主的手下乔装打扮混入百姓,想要制造动乱。”
年俞见机道:“是啊陛下,您不相信臣说的,这莫丞相的话,您总该信吧。”
傅帝点点头,问道:“歌儿你可还有什么想说的?”
她低头迟迟不语,众人都以为她是怕了。
不料她下一刻抬起头,笑着道:“诸位都说完了吗?那该我说了。”
“来人。”她拍拍手,“将本宫查到的,西北官员贪污的证据呈上!”
此话一出,大殿瞬间一片哗然。
什么?西北官员贪污?这可是重罪!
众臣纷纷惊讶不已。
好几个侍卫捧着书帛信件等进入大殿,这些东西被一一呈到皇帝面前。
傅帝看着这一堆堆的文字,头痛不已,当即喊人上前整理。
“大理寺卿,姚尚书,你们二人上前查看这些资料。”
“是。”二人出列上前翻看郡主带来的证据。
年俞大惊慌忙冲着常歌喊道:“西北赋税一事还没解决,郡主你这分明是在逃避此事!”
“逃避?”她冷笑一声:“本宫的故事还没说完呢,哪轮的上你插嘴。”
“诸位可仔细听好了,前几日本宫得到消息,说西北的官员贪污严重。想必诸位也听闻西北近些年民不聊生,百姓总是处在贫苦的生活中,甚至近半年闹出了饥荒,西北民众苦不堪言。”
“所以本宫暗中派人去西北打探,然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本宫听闻后痛心疾首,竟是因为西北所有郡府的官员都在大金额贪污。诸位肯定想知道,为何如此之大的贪污却未曾有人上报朝廷。”
“那是因为……”常歌停顿了一下,看着莫孔说道:“他们背后都有身份地位极高的朝廷中人的帮助。”
众臣都倒吸一口凉气,见常歌盯着右相看,难道那个包庇贪污的人就是右相?
傅帝:“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包庇这么多官员的贪污。”
常歌一笑,眼神一转,道:“是年大人。”
众人大惊,疑惑郡主突然变了方向,但得知此人是年大人时,也同样令人震惊。
此时两位在台前的终于出声了。
姚尚书:“回陛下,此证据过于繁多,我二人一时难以查看全部,但依方才我二人所查看的一部分为鉴,这些书帛证据充分。”
大理寺卿:“臣认可姚尚书所言,以臣了解西北现象,确实有古怪,像朝廷每年大量拨给西北的政款是剩下地区的三倍,然西北百姓生活仍然得不到好转等。郡主所提供的证据,刚好能充分解释这些现象。”
大殿中一片安静,没有人敢先说话。
傅帝叹了口气道:“来人,将证据里提到的所有官员撤职,情节严重者流放。”
“此事交给大将军去办吧。对了,西北的动乱可否平息?”
大将军:“回禀陛下,已平息,并对百姓发放了大量的安抚金。”
傅帝点点头又道:“歌儿此次揭发贪污虽有功,然未曾事先禀明情况,惹出惊慌,先罚俸禄半月,再撤回南郡的分地与兵马权。”
常歌点点头:“儿臣甘愿领罚。”
“至于太保大人……”傅帝叹了口气:“您年纪也不小了,不如回乡歇息一阵子吧。”
年俞大惊:“不!陛下!这不是臣的错,完全是郡主污蔑臣!”
傅帝没有理会他的哭喊,指挥着侍卫道:“来人!脱了他的官帽,把他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