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臻明白典韦的意思,复仇之风如此盛行的汉末,不给予仇家最严厉的报复,会被认为软弱可欺,不仅庄户们会对主家庇护他们的能力产生怀疑,就是别的大家族知道了,也会想着从卫家这儿沾点便宜,蚕食侵吞卫家,长此以往,卫家终究会在襄邑立不足脚的。更何况卫家向野民复仇,只咎首恶,把其他野民赶走,万一其他野民中有和首恶有牵连的,或者受过首恶恩惠的,会不会回来报仇?
这种事例不是没有,眼前的典韦不就是为朋友杀人?早一些的,东汉初年的名臣郅恽郅君章(郅老哥不但名牛逼,字也牛逼),那可是给皇太子教过书的人,不也为朋友董子张报过父仇?人董子张生病要死了,报不了父仇,郅恽作为朋友去见最后一面,见董子张歔欷不能言(就是哭的说不出话),老郅也不知道是真懂还是假懂,就说我知道老董你的意思,你不是哀伤自己要死了,是因为父仇没报哀伤。放心,你活着的时候,,老哥我肯定不能插手你的私仇,现在你不行了,老哥替你干。说完就带着宾客去杀了董子张的仇人,把脑袋瓜子带回来见董子张,董子张也不知道是病的扛不住了还是吓的,反正见到人头后就嗝屁了。还有后来的徐庶徐元直,为友当街杀人。不过这小子觉悟不高,杀人后不像赵娥、郅恽那样主动自首,意图逃跑不说,腿脚也不利索,跑路技术不过硬,被官府当场逮捕,才有了后来的弃武从文,从市井游侠儿摇身一变,成了刘哥的狗头军师。
卫臻拜读过班兰台的大作《白虎通义》,里面可明明白白记录着:“父之仇不与共天下,兄弟之仇不与共国,朋友之仇不与同朝,族人之仇不共邻”
这野民中万一也有觉悟高的,通宵‘复仇之义’的,自己放跑他们,岂不是要步李寿老哥的后尘?还是把这些野民都抓起来做苦力的安全。
“恩,文简之言甚善,如汝所愿。”
卫臻同意典韦建议的做法。
“主君,俺老典是粗鄙之人,莫要戏耍某。”
典韦有些吭哧。往日里主君用这样的说话方式,那是对着蔡邕或者其他世家交往之人的,和老卫兹都没这么端着。跟他典韦说话,放平日了,肯定是‘老典你说的对,就这样干’,什么甚善,如汝所愿的,让人起鸡皮疙瘩。
卫臻白了典韦一眼,谁让你在本少爷面前显摆什么‘不复仇,非子也’的。
怎么复仇,自然不用卫臻亲自动手,又不是卫兹被人给捅了。待典韦打探清野民的情况,自然有他带着亲卫队操刀。他就是个下命令的,老爹那种上前线战场搏命的兴趣,他可没遗传到。
卫行很快带着李庄里正过来了,后面还跟着管疤子。
李庄里正名李隋,因为在族里行二,又常被人喊作李老二。能被任命为里正,除了他家在李庄比较有威望,他这个人也算精明强干。在确认李犊没救之后,他及时安抚住李硙夫妻,又让人将李犊尸身连同二人一块送回庄子。以免再次出现刘氏在主家面前失礼的情况。
卫臻从他那里很快了解了李犊家的情况。
李犊的父母,李硙夫妻今年都刚刚四十岁,家里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李犊是长子,今年二十二岁,底下是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大妹妹十八岁,已经嫁了人,嫁的是卫庄一户庄户,小妹妹今年十五,弟弟李麦最小,刚刚十三岁。李硙家种了庄子八十亩田地,一年收成下来,勉强够几口人温饱,日常花销就靠着李硙和李犊打点零工,刘氏在家侍弄桑麻。卫家开荒,一家人本着省顿饭食,都报名参加了。李硙和李犊干的是清理渠道的力气活,刘氏则在工地上帮厨。如今一下没了李犊这个壮劳力,李家的日子要难过不少。
“嗯,李犊也算是为了庄子的事情丢了命,也算勇烈。这样,里正,你回头询问下李硙夫妇,是否愿意将家里的三娘子送到卫府当婢女,就是跟着文简家里娘子处理卫府私塾的问题,也不是终身的,什么时候三娘子许了人,随时可以出府。另外他家的小子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送到私塾读书。卫行,回头你再给李家送一万钱过去,作李犊的抚恤钱,其余九人你也看着处理,他们也出了力,别让他们吃了亏。”
像亲卫战死那样给地,是不可能的,钱财方面倒是可以补贴一些。
“对了,是让你问一问,李硙夫妇若是不愿三娘子进府,随他们的意,千万别让他们会错了意。”
卫臻又叮嘱一句,生怕李隋把自己的好心办成了强抢民女。
李隋连忙点头,堆了一脸褶子,咧着嘴道:“主家放心,某知道主家的好意,不会办混事的。再说,这样的好事,多少庄户家做梦都想着呢,李硙哪里会不愿意?”
卫臻点点头,道:“愿不愿意那是看李硙夫妻,不是你觉得好事就好,我的意思你懂吧。”
李隋小鸡啄米,正了正神色道:“某懂主家的意思。主家放心,某不会乱办事的,再说李硙论辈分还是某族叔,绝不会出现主家你担心的情况,主家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