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独一人的疑窦更重。
他捏着信封,思忖了片刻,正欲拆封,却又听到丰司业说道:
“且慢!
此信,待本官走后,你再拆阅。
记住,本官今日前来,只有一件事,就是代表太学告知你:
经祭酒大人慎重考虑,原定对你的关暇三月的处罚已经取消。
鉴于你维护了太学的声誉,决定自今日起,直至科举之日止,你均可以在家中读书。
当然,如果想来太学进学,自是可以,反正,一切由你自行斟酌。
本官再重申一遍:待本官走出你的家门,所谓送信一事,与本官没有半分勾连,将来,就算有人问起,本官亦是一概不认。”
说完,呵呵笑着,举步向门外迈去。
独一人拿着信,愣了数息。
暗想:这到底是一封什么内容的信件,就连送信的丰司业,也要摆出如此一副讳莫如深的怂样。
但想归想,他还是顺手将信塞进了袖里,疾走几步,打算送送丰司业。
俩人一前一后,行到院子里。
独铁三人正坐在院中的石椅上,大眼瞪着小眼,见到他们出来,连忙起身迎来上来。
丰司业皱皱眉,止住脚步,等独一人靠近了些,才侧着头,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一人呐!将来飞黄腾达之际,可莫忘了老夫今日冒险送信之举啊!”
说完,也不管身后的独一人,听到此话之后,到底会有何反应,而是朝着迎面而来的独铁三人,拱拱手,说了一声:“本官告辞。”
便径自朝着院外的马车走去。
......
......
独家大宅,堂屋里。
独一人看完信,整个人都呆住了。
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内心深处,既有暗暗的欢欣雀跃,又有一丝惶恐。
宰相丁大全托丰司业捎来的信,内容极其简单,但却是极不寻常。
独一人觉得自己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就是今年科举考试的试题。
三道经义题。
一道策论题。
三道诗赋题。
妥妥的,按照科举的出题模式,显现在他的眼前。
他并不怀疑丁大全会向外界泄露考题。
既然历史上已经记载,他曾经向周震炎泄过密,那么,多泄一两个人,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并且,从丰司业今天的言语上来看,此事,他们或许也知道的很清楚。
不然的话,如果是一封平常的书信,丰司业完全没有必要,急乎乎的要将自己摘出去。
毕竟,泄露考题,科场舞弊,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一旦事有不谐,暴露在阳光之下,身为太学的学官,掉脑袋,大概是不至于的,但身败名裂,却是无论如何,也是逃不脱的。
当然,独一人真正的心思,并不是在这个上面。
他在思索:
丁大全早些天便已经内定周震炎为今科状元,准驸马了。
突然间,又派太学司业大驾光临,给自己送考题。
这唱的是哪一出?
难道仅仅是周国公主的母亲,贾贵妃宫中的李中使,亲自跑到太学,鄙薄了一番周震炎,就让丁相爷改了主意。
打算另择驸马人选了。
不过就算如此,偌大的太学,学子人数不下小两千,为什么偏偏又选中了自己呢?
如此一来,这个驸马人选,周震炎在明,自己在暗,那么,两人之间,到底谁是正主,谁又是备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