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在我面前叫门客,完全没把我放在眼里,小觑的滋味不太好受,耐着性子,就照你们的路子来嘛,走马观花,咱们走着瞧。
文先生是谁?带着疑虑,我问,“都大人,我想请教这位文先生是谁?到时来跟我讨论的问题,总该给在下一个说法吧?”
都昌未开口,曲老三先说话,他说,“文先生乃相府第一门客,精通天文历法、占星之术,善理国论、战阵兵法无一不晓,你小子有什么高见尽管讲出来,他都能接得住!”
曲老三一通摆货,明显在跟我叫阵,气势上想先压我一头,诶,我心说,你拿什么天文历法,啊,在你们这个时代,认为天圆地方,大陆蛮龟托,太阳月亮围着你们转,我要说什么哥白尼日心说,你懂吗你?
战阵兵法能高过我?你们燕国的历史我也背过,说不上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还是能做到的,要说出来,不怕吓死你们二位,但历史终究是不能说的,谁知道说出来会不会让历史偏离进程,掉进另一个维度。
想着,文先生来了。
文先生此人经过介绍,他姓文名安字子才,这个人看上去是文弱的书生打扮,年纪轻轻,从当时来说青年才俊,可在看来也就是个书呆子的模样。
既然论古谈今,都昌命人端来座椅放置在大厅中央,让我跟文安面对面坐着。
近看这位文安还真是面如冠玉赛潘安,古代人保养有方啊,总比谛校这位糙汉子强太多。
“茂才兄请了。”文安先施礼单膝入席。
你们这群古代人,礼节太多,懒得管了,我就一屁股盘腿坐上去,都昌脸色明显不悦。
“敢问茂才兄擅长那一方面的辩论?”文安态度挺好,不迂腐,倒是合我的胃口。
我偷眼看都昌,就说,“辩论你我出题都显得矫情,要做到公正,最好临时选个考官出来,出个题目咱们来讨论,你看如何?”
文安点头称是,他又不是眼瞎,自然明白我的意思,我和他同时都看向了都昌。
都昌笑着说,“那么我来出题目,这个...”,都昌低头思考,看样子他也拿不准出什么题目,等了一阵子,他抬头一瞧天色说道,“今年又到了水患泛滥的季节,沽郡传来急奏,说渭河流域今年暴雨成灾,正好,你们就以渭河为题吧。”
都昌以治理淮河为题,给我二人出考卷。嗯,他倒懂得见缝插针嘛。
“茂才兄,请!”文安说完请字,已经开始先声夺人,滔滔不绝,看不出来,这个人呐还是个急性子,“治理水患,应以源头为本,环而治之,上有大禹治水,开通河道,易疏不易堵,属下认为,相府应该征派劳工沿渭河周边疏通河道,引流入川入巷,高筑河堤,以免渭河继续泛滥,祸害百姓。”
都昌曲老三二人听完连连点头,“此其一,其二,救济灾民势在必行,都相应请大王从国库拨调赈灾的钱粮发往渭河两岸都郡,派遣的人员要做到大公无私,不贪腐、不懒惰,以灾民为本,不以利己求私为存。”
“最后,都相应该奏鸣大王,免去水患之地一至两年的劳役和赋税,这样做才能平定民怨,让民众休养生息,国家至此才能安定。”
文安说的三条句句在理,不过有道是原水难救近火,他燕都在北,渭河在南,虽说每一句话都正中要害,但全都是官话,哪句是实在话?这不是说了等于白说嘛。
都昌听完若有所思,然后都曲二人又一齐看向我,这意思是让我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