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地主家的狗腿子 > 第二五八章京师乱战(上)

第二五八章京师乱战(上)

只见左边的朝班中闪出一员大臣,当阶俯伏,正是工部尚书姚思仁。

“陛下!臣有本要奏,数日前,宫中着工部采办木料修缮宫殿,老臣丝毫不敢怠慢,只是这修缮宫殿采卖用料所需的花费,到现在老臣也是没见着,几次去户部都没答复,趁着今日早朝,老臣想向汪尚书求个答复。”

姚思仁一说完,魏忠贤便俯下身来低声说道:“陛下!这事老奴已经嘱咐姚尚书好些日子了,户部一直拖着不予办理,修缮宫殿的银子户部一直压着不拨,也不知道户部到底是什么意思,宫殿威仪关乎皇家颜面,老奴听说,户部的两位侍郎都还刚刚搬了新宅,怎么到陛下这,修个宫殿户部还不给拨银子的。”

魏公公说的煞有其事,朱木匠听得聚精会神,至于户部的两位侍郎到底买没买新宅院,搬没搬新家这都不打紧,皇帝大人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管臣子们的乔迁之喜。

只要魏公公把意思传达到了就是,一件因为户部财政困难的小事,就在魏公公的有意扭曲下,就变成了只许大臣搬家不许皇帝装修的故事。

天启皇帝听了这个故事当然很生气,于是便督促户部拨款处理,事情到这里,皇帝想修缮一下宫殿,户部拨款也就结了。

按理说,户部可以拨款,可户部实在没钱,东边和西边都在打战,筹集军饷就已经令户部上下忙的不可开交,国库哪里有余钱给皇帝大人修房子啊。

皇帝的旨意下达后,户部尚书汪应蛟就站了出来,汪应蛟虽说是刚刚接过前任的班子不久,可国库是什么情况他心里那是有数的。

“陛下,臣子本应照办拨款于工部,可如今后金贼子正虎视眈眈,辽东经略熊廷弼曾多次上奏请求拨饷用于边关布防,需花费军饷百万两,西南一带也不平静,已连日催促微臣拨饷支应,户部钱粮吃紧,微臣能力浅薄,再也调不出多余的银子拨给工部,修缮宫殿所需钱款恕臣不能办,臣劝谏陛下三思而后行,修缮宫殿不急于这一时,若陛下不肯收回成命,臣还请陛下动用内库,由内库拨银修缮宫殿。”

汪应蛟的话刚说完,东林党三大元老之一的邹元标也站了出来力挺户部尚书汪应蛟。

“陛下!臣附议汪尚书,西南土司动乱未定,百姓不安定,修缮宫殿所需木料又得从云南、贵州、四川布政司采办,百姓刚刚经历动乱,四川、贵州两地土司叛乱尚未平定,应该休养生息才是,不可再劳民伤财。”

邹元标一站出来附议,东林党的大臣们也都纷纷站了出来,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修缮宫殿,却是凶险万分。

修缮皇宫那不是随便什么木料都能用的,金銮殿金銮殿,讲究的就算一个金璧辉煌,因此皇家用料都得用上好的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主要产区又在云贵川一代,那边正在搞叛乱,百姓已经很艰苦了,而根据大明的官员必贪定律,即使修缮所需的工程款拨了下去,各路官员层层分下去,到了地方上采办木料的老百姓就都成了义务劳动了。

本就因为土司叛乱群众经济受到了严重损失,下半年的秋风还不知道找谁打,要是再来这么一出,大伙还得去山里挖木料,完事了又没有工钱,百姓们吃啥喝啥,一家老小怎么办。

到时候百姓们吃不起饭,只能是加入叛军跟朝廷对着干,因此,如今是不能修缮宫殿的,至少现在绝不适合修缮宫殿,最多也就是给皇帝采办点木料做些座椅板凳之类的小玩意。

东林党附议汪应蛟的奏疏,阉党的诸位同仁们自然是要对着干的。

作为阉党开党功臣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姚宗文那是工部尚书姚思仁的本家,都是本家,大家都是为魏公公办事,自然是要抢先出来反对东林党一番。

“汪尚书,你说熊廷弼催要百万两军饷,那你可以问清楚了这百万两军饷要用在何处,若是说不清楚,分明是户部有意拿辽东军饷说事,是想着推脱不办,西南动乱历朝皆有,不过是一帮刁民聚众闹事,一帮乌合之众能成什么气候,工部为陛下采办些木料罢了,能花多少银子,你为何不批?”

汪应蛟冷冷的看了姚宗文一眼:“姚御史,汪某是户部尚书,国库里如今还有多少银子难道你比汪某还要清楚吗?陛下乃是天下之主,应当以天下为己任,户部如今还有多少钱粮可调动汪某很清楚,去年两京一十三省所费开支已超出户部预算,如今国库哪还有余银为陛下修缮宫殿。”

“江南漕运、山东等地盐政不是就要往京师运银子了,户部为何还哭穷。”

姚宗文显然是有备而来,事先做过调查,清楚主管漕运与主管盐政的官员正要入京到户部对账。

漕运与盐政是朝廷两大肥差,此次回京回报工作与户部对账,对完账后国库不日便有钱粮入库。

汪应蛟这次不再理会胡搅蛮缠的姚宗文,而是直接对皇帝说道:“陛下!您明鉴,微臣并非推脱不办,财尽民穷,变乱必然发生,臣身为户部尚书怎能不预先为此作好打算,国库的每笔开支臣都是记在心里,这是臣近日收到的数封奏疏,有辽东经略熊廷弼的数封奏疏,还有四川、贵州、云南三地布政司请求运粮的奏疏,敬呈御览。”

殿前两边的引奏官接过了汪应蛟的奏章,递上御前拆封。

皇帝大人打开奏章一看,显得有些尴尬,因为木匠朱由校是不大识字的,认字不多,奏章上的字显然已经超出的他的识别范围,奏章认识皇帝,皇帝可不认识奏章,于是他就扯了扯魏公公,示意让魏公公帮他读一读,顺便给他拿个主意。

魏公公也是相当无语,他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魏公公也不识字。

也就是年轻时看过一些春宫读物,还是带插画的那种,这种写的密密麻麻的奏疏他看了就犯困,只不过,魏公公自然不会和皇帝大人说实话,他装模做样的接过奏章开始仔细在那端详着。

然后站在那里开动脑筋,想着怎么忽悠皇帝早点退朝,因为他得把这份奏章拿回去跟他的狗头军师们开个会研究研究,他可不能也学朱木匠找个人代读,万一这里面夹杂着什么骂他的私货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看今日的架势,硬上是没胜算的。

皇帝大人不乐意了,朱木匠见魏公公端详了奏章半天也没给自己读,就开始催促魏公公。

“魏卿家,怎么回事,奏章上都说了些什么,快读给朕听听。”

魏忠贤回过神来,一脸严肃的说道:“陛下,这奏章老奴都看了,老奴觉得熊廷弼所求军饷过于繁多,姚御史说的在理,其中有多处边关布防花费有待商榷,西南平叛军求饷这事更不必担心,西南那帮土司皆是有勇无谋之辈,老奴的干闺女前些日子来信告诉老奴,叛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军粮充足已经筹集完备,要不了多久西南的叛乱便会平定下来,不过,未免草率,陛下不如暂且退朝,搁置在议,待老奴回去和内阁通个信,同内阁中的几位大臣商议一下在拿个章程出来……”

魏公公深知朱木匠的秉性,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把朱木匠绕晕,朱木匠也没让魏公公失望,魏公公刚说完朱木匠已经有点不耐烦,便随即摆了摆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依你,有了章程再来同朕说。”

有了朱木匠这句话,魏公公当即传令命诸臣退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