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置否的轻笑了一下,郝峰淡淡的开口道:“不用这般拘谨,本王既然在你面前说了这些是,自然不怕你知道。”
说着,话锋一转:“据说你乃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后人。”
李左车,这可是连号称兵圣的韩信都以师礼相待的人。他的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言更是流传数千年。
就这么一个大才,如果不是他跟错了人,被张耳陈馀那对难兄难弟一直压着,而当初的赵王歇又是张耳陈馀的傀儡。秦末的历史也说不定会有很大的改写。
郝峰对李左车的重视程度要高过蒯彻。而眼下的李左车正是进退维谷的时候。
赵国他肯定是不能回去了,他也不会想着回去,毕竟张耳陈馀的本性他已经看透。
如今听起郝峰的问话中提到了自己的祖先,李左车当即低下了头去:“说来惭愧,在下正是李牧将军的后人。只可惜,不能为祖上争光。”
此时的李左车像极了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受到打击的才子,满腔热血却又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能够干嘛。
看着他那惭愧又失落的样子,郝峰知道,自己这是来了机会。
正所谓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如果此时自己能够给李左车一个机会,他定然会好好把握。
只是,郝峰还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良禽择木而栖,不知道这李左车是否愿意跟随自己?
郝峰相信自己跟蒯彻的一番话已经让李左车有所动容。可仅仅这些宏观上的东西,能够说明问题吗?
可即便如此,郝峰并不想对李左车多么的客气。这些臣子跟百姓不同。
君王跟本性坐下来谈心,促膝长谈,这会让百姓觉得亲近,有助于今后的管理。可对朝臣就不行了。
如果自己表现的没有主见,不够雄才大略,这会让臣子看不起。毕竟不是春秋那个礼乐健全的社会了。君王个人的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如此说来,也是名门之后。李牧将军的一生事迹本王也是多有听闻。对其用兵之道更是爱慕。当日之所以肯留下你,也正是因为你的身世。”
郝峰的声音明朗,没有丝毫的做作。说道这里,故意笑了笑,表示自己只是对他的祖先李牧有所静养,却不是看中他李左车,“赵王屠杀平民百姓,是为无道。你们迷途知返也是不易,只是本王不收无用之人,不知道你继承了多少祖先的兵法?”
这话说的很明白了,想要留下,你就得有自己的才能,表现的能够让我看中你才行。
真金不怕火炼,真的才能自然也不怕被人问。
李左车只略略想了想,便缓缓开口,“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所以兵不能只看做是兵,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利剑。
用兵之道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下以为,兵不过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手段,强兵固然重要,却也需要依据国库充盈程度和国家的状况来发展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