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战国,魏国凭武卒的威严雄霸中原数十载,却因为魏惠王的穷兵黩武而失败。
当今大秦而言,始皇帝一统六国,大军更是有将近百万。可如今天下大乱,秦国的大军何在?”
这算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了。虽然只是即兴发挥,可李左车能够在短时间里说出这些问题,足以见证他的才华。
虽然没有一句是说如何治军的,可他的说的事情,也都跟大军有关。
稍稍停顿之后,李左车若有所思的继续道:“在下以为,兵者国之利剑,长则国不能举其重,短则少其应有的锋芒,不可庇佑国之安危。”
一番话说完,当即让郝峰听了进去,“不错,你方才所言,当真是说进了本王的心里。本王也一直觉得这大军是一把利剑。
昔日魏惠王之所以一落千丈,就是因为在魏国国力不足以支撑十万大军挥霍的时候,他还不知收敛,一个劲的南征北战,最终国内空虚,一战失败之后,就再没有了恢复元气的机会。这就是不自量力,长则国不能举其重啊!
可如今大秦而言,九原军近三十万,南越传闻更是有五十万大军,可为何不曾有大军南下或者北上剿灭叛乱,这其中的因由便是当今秦皇不足以号令大军。
既不是国无力举,也不是剑过于短,而是这把剑失控了。对此,你可有什么看法。”
说着又转对蒯彻,同样淡淡的笑了笑:“丞相不如也想想看,昔日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劝谏广开言路,是吸取了邹忌自身的教训,我们当以史为镜,吸取秦国的教训才是。”
有大才却不骄傲自满,仍旧能够悉心学习,郝峰引用唐太宗的一句以史为镜,顿时又让这两个时代大才高看一眼。
郝峰说完之后,蒯彻直接拱手道:“恕臣直言,皇帝无德无能无才,有昏庸荒淫无道,不能服众,自然不能号令千军万马。”
李左车也跟着道,“丞相所言不虚。秦二世皇帝登基以来,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内外都无威望,百姓纷纷起兵,大秦将士不愿意为秦皇卖命也是情有可原。
是故臣以为,君上应修生养息,慰劳将士,以德政安抚人心。以武力作威慑,以仁德服人心,恩威并举。就眼下大王的作为,以得燕地民心也。大王能够爱民如子,实乃燕国百姓之幸。”
这些话也正是郝峰想要听到的。李左车也用自己的一番见解,很好的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今日谈论的这些事情不可谓不重要。可郝峰也不避讳什么。
虽然这两人是刚刚要收腹的,抡起忠实,可能不如禽华跟乐颂,可人家的才摆在这,跟禽华和乐颂一起这么久,根本没有机会讨论这些不是?
“果真是名将的后人,看来本王今日这一顿酒宴,没有白上。”郝峰欣慰的点了点头,很是赞成,对李左车的称呼也跟着改了:“李士子之言深得本王心意,如今燕国百废待兴,不知士子可否愿留下来,助本王一臂之力?”
李左车此时就是进退维谷,离开赵军吃饭都成了问题。郝峰感觉他说的在理,他自然也觉得郝峰是一代明君。
人就是这样,所为成王败寇,有时候是否真的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君王是否能让臣子觉得你是对的。
既然能说道一起,那就有共同之处,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李左车当即如之前蒯彻那般行了大礼,朗声道:“小人谢大王厚爱,赴汤蹈火,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