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张仁英来问丈夫,时辰不早,是不是摆酒开席,李国基说好,便征求孙老意见,吃白酒还是红酒,孙老摆手说:“一切从简,以茶代酒。茶叶味道很醇厚。”忽然又问德光:“你的未婚妻在河南,有多远?”
德光忙答:“不到100米射程。”
孙老微笑道:“你不会学《琵琶记》里的蔡伯喈吧?”
德光振振有词:“不敢,要跟她海枯石烂共白头。”
“那好,你去把她请来,你们一大家子,不就吃个团圆饭了吗?”
德光见父亲点头示意,立刻疾走而去。不一会,带着傅智同来,向孙老介绍了她的情况,最后说:“她眼下是待业青年,还牛得狠,我爸想给她找单位,她不肯接受,说我靠自力更生!”
孙老点头赞许,坐着伸手跟傅智相握,说道:“年轻人,有志气,好!”语气铿锵,隐然露出老战士的风骨。
说话间,王秀珍送上菜来。
这桌菜,照顾孙老,偏于清淡。6个冷盘,除盐水虾、皮蛋,就是素的:炝花香藕、黄瓜、西红柿、花生米。热炒4样:黄鳝脊丝炒韭菜、西芹炒百合、青椒爆肚丝、黑木耳炒蛋清。燉烧含汤煲4味:小公鸡扁豆角、老蛤冬瓜、排骨藕片、白燉桂花鱼。外加绿豆嫩玉米甜羹、蒸菜肉饺点心,主食是大麦片白米饭。
孙老虽然不敢大快朵颐,每道菜只能品尝一两块,却吃得有滋有味,十分惬意,赞不绝口,说多年没有吃过这么地道的湖滨菜了,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
弘达说要跟德辉比赛嘴大胃口大,两个人挥箸如穿梭,吃得痛快淋漓,风卷残云,孙老看着,笑乐不已。
继勇和小马说,在县城也进过很多饭店,吃过若干酒席,感觉都没有这样的独特风味。张仁英、王秀珍听了自然很开心。
主宾饭罢,吃了一会新沏的茶,说了一阵闲话,孙老向继勇示意,继勇便招呼弘达、小马出了西门。不一会,三个人提着抱着许多礼品进来。
李国基、张仁英当然要谦让一番,说怎么能收长辈的东西?孙老说:“这点心意,不能弥补我,亏欠之万一,你们再推辞,我就惭愧无地了!”
李国基只好拱拱手,说:“孙老言重了,别说晚辈不敢当,即使晚辈父母在世也不敢当。而今恭敬不如从命,晚辈收下就是。只是我们没有准备回礼,太过意不去了。”
接着,继勇一一点明礼物所送对象:一箱酒,两条烟,给国基大哥;一块布料给大嫂;两双皮鞋,给德光、德辉两位侄儿,有发票在里面,号码不合可以去商场调换;两枚金戒指,给两位侄儿媳妇;一辆儿童三轮自行车归小韬。众人正感叹礼物太过贵重,继勇笑问李国基:“我感觉麦片饭很新鲜,这麦片是买的,还是家里加工的?”
李国基猜知其意,忙说:“是自产的,德辉,你快装一袋,送到车上去。”
孙老皱眉批评儿子:“过去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倒好,伸手要。”
李国基慌忙说道:“孙老冤枉继勇了,是我主动的,况且这土货也算不上礼品。”一边向楞着的德辉挥手。
告别时,孙老显得恋恋不舍,与众人一一握手,连王秀珍、小韬也没落下。跟傅智握手时,他以老长辈的口吻说:“小傅啊,我送你几句话:自古美女多傲气、多娇气,希望你,跟德光结婚后,要孝敬公婆;走上工作岗位,要谦虚谨慎,肯吃苦、多学习。”他不知道德光将要入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