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政听闻镡州被破,知道都城已经没有屏障,他遣使奉表向邻国吴越称臣,愿为附庸国恳求吴越发兵相救。吴越国由钱镠于公元907年所建,国都杭州,与南唐和闽国东面均接壤。
元宗派遣王建封为先锋桥道使,带五千兵马和一应攻城辎重前往建州增援。
七月下旬,谢启领兵来到建州城下。
建州城有九个城门,西南和南面邻水,有崇阳溪和松溪流过,环城挖有护城河,有两个城门是水门。
谢启与孟坚和赵杰骑马绕城一圈,观看唐军攻城。
谢启问二人:“你们怎么看?”
孟坚:“难。”
赵杰:“城高且厚,如果城内粮草充足守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谢启:“我倒是有一计,不过要孟大哥相助。”
孟坚一笑,“我必不会让你失望。”
谢启笑道:“走,我们去何帅行营。”
次日,谢启派人传信给身在镡州的唐猛和廖勇。廖勇是谢启在攻取镡州之战中收降的闽将。
八月,王延政等不来吴越救兵彷徨失措,命人趁夜将百名兵士吊到城下,分别去汀洲、泉州和漳州求救。
何敬洙与查文徽收到谢启传信,信中只有三个字,“三日后”。
八月二十四日。
夕阳西落,高耸的城墙,巍峨的鼓楼在朦胧的夜色里变得黯淡。
唐军停止了攻击,如潮水般退去。建州城头上的闽兵喘着粗气,他们又一次顶住了唐军的进攻,可是没人欢喜,兵士们心中充满绝望。
建州已成孤城,与唐军近百日的攻守战,如今剩下的闽兵不过万人,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多久呢?王延政已经驱赶城中百姓参与守城。
所有人心中清楚,如无援兵,建州城破是迟早的事情。
唐军分成七队,分别攻打建州城除了水门外的七个城门。
建州西南城头上,闽兵戒备地注视着下面的火云军,即使是在昏沉的夜色里,依然能认清那绯红战袍。
菜粥的香气从火云军的营地里飘到了建州城头上,负责执勤的闽兵不断咽着口水。
城头上的闽兵有三千多人,确切的说正规军只有半数,剩下的都是被驱赶来的百姓,其它六个城门的守军也与这里的情形一般无二。
闽兵发现火云军攻城有方,知道领兵之人非常善战,不敢轻敌,便派了经验丰富的王忠顺来迎战。
此时,西南城头上的大部分闽兵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休息,几个执勤的闽兵握着兵器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火云军大营。
突然一人喝道:“快看,下面出事了。”
城下火云军大营发生了骚动,绯红战袍们拿起兵器冲出大营,与无数迎面而来的兵士打杀在一起。
“好像是有人马要穿过火云军的封锁。”一个闽兵迟疑的回答。
来者会是谁?
突袭火云军的队伍势不可挡,不断有火云兵倒地。一股两百人的先锋队很快就杀到火云军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