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宁骑在马上,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看行川双眉蹙起,陷入沉思,泊宁欲言又止。
之前身居后院,只感觉暑气难耐,不知民间疾苦。上午一路走来,途径水口镇、十里铺等地,庄稼长势喜人,两人也并未意识到旱情的严重。想来因为地势地平,河川汇集,加之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稻田里有河水灌溉,庄稼尚能成长。
出了七斗镇,越往前走,地势越高,山坡也越陡,路旁梯田的禾苗像被火燎过似的,叶尖已经黄了,田地张着大嘴,唇干舌燥的无力呐喊——渴啊!渴啊!泊宁这才真正见识了“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的光景。
太阳像火龙一样逞强施威,可怜的庄稼无处躲藏,只有听天由命。不远处的村子里传来吹吹打打声,二人循声打马过去,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只见村民抬着个柳叶搭的八抬大轿,里面坐着龙王爷,旁边有人拉着轿杆儿,走几步,退几步,口中吟唱着求雨调。
不一会就到了村中的古井边,井边支着香案,上面摆满了红红绿绿的大盘子,里面盛满了大米,两旁的香炉里插满了香。香案右侧,一位穿着古怪的道长,闭目含颐,口中念念有词,拂尘上下摆动,随后边唱边跳,偶尔转圈圈。
泊宁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跳大神”了。
这个龙王爷灵不灵她不知道,但肯定没有拜萧雨神的神像灵验,雨神虽然不生产水,却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若能请得他的真身来这里,别说下雨了,看海都可以。
香案前跪拜着十数个老中青汉子,随着道长的动作,一排排脑袋抬起来又叩下去,动作极虔诚恭谨。
这种庄严的场合,妇女儿童是不能近前的,只能远远看着。
泊宁便上前问道:“大娘,我俩途径此地,因天热口渴进村想讨碗水喝,不知方便不方便?”
大娘正目不转睛地看道长求雨,突然间被打扰,眉毛一皱,面色微怒,转头看“小伙子”长得清清秀秀的,三分火气又消了两分半,压低了声音回道:“不是大娘我小气,你也看到了,这地里都冒烟了,家家户户都没水喝。”
又一大娘凑上来,“小公子,听口音是外地来的吧?”
泊宁道,“算是,大娘,这是在求雨吗?”
大娘叹口气,“是呀,今年咱们这庄稼种上之前还下过雨,种完后就一直没有雨了,河水都快断流了,村里就这一口井,也快干了,你要喝水得等法事做完喽。”
“这位大师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不知道长的道号是?”
“道长本姓李,道号松云散人,是万顺天王亲封的天师,法力高强的很!”
原来是那个神棍!
泊宁正欲打听万顺天王是谁,旁边一大娘低声斥喝,“大师要发功了,快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