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阳把九卿中其余几个和财政没关系的大臣全都赶走,留下左右丞相和治粟内史萧任,继续在理政殿的内殿商议朝廷财政的改善办法。
理政殿内殿,秦阳高坐御桌之后,被秦阳点名留下来的左右丞相和治粟内史都获得了一个蒲团和一张矮桌。
秦阳让内侍给大伙都上了一杯茶,自己也喝了一口刚沏好的茶水。这才说道:“既然你们都说不出来,那寡人就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几位臣工再想想,看看能不能在寡人的办法能不能在秦国施行下去。”
听说秦阳有办法改善财政,两位丞相和治粟内史都各自坐直了身子,想要听听秦阳的想法。
专门管理财政的治粟内史萧任,更是坐直身子,朝秦阳拱手道:“还请大王示下。”
秦阳略微打了下腹稿,这才笑着对几位朝臣道:“这都是寡人的一些粗略的设想,说出来只是给大家参考参考。”
先做了铺垫,然后秦阳继续说道:“理财无非就两点,开源和节流。这点寡人非常赞同。所以寡人的办法,就是分别从这两点上面入手,说一说该如何开源和如何节流,给诸位臣工参考一下。”
“臣请大王指教。”提出开源节流的思路,却没有具体步骤的丞相王绾向秦阳拱手道。
秦阳点了点头,对安抚王绾道:“丞相不用着急,寡人没有怪你的意思。”
“咱们先来说说节流。”
“我大秦目前朝政开支,无非就几个方面,其一是出征耗费,由于这些年秦国开疆扩土过于频繁,秦国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钱财用于支持大军出征作战,这是秦国朝堂都知道的事情。”
“其二是对新征服的地方进行恢复生产和治理,这也一直都是财政开支的大头。秦军太强,诸国太废,让秦国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几年之间,秦国的领土已经翻倍,但税收却一直没能够增加,反而是需要国库不断拨款,用于秦国新的领土进行恢复和治理。”
“其三就是寡人提及的一些新措施,需要占用一笔财赋,例如兴建学校、组建新军和修建水泥驰道等。”
“其四就是支付臣工的俸禄已经军队的军饷。”
“其五就是宫室的修缮和秦宫内的日常消耗。”
秦阳把桌子上的财政收支账册合上,看向两位丞相和治粟内史,总结道:“以上五项,就是近几年,朝廷的主要开支项目。至于像去年爆发的水灾,前几年爆发的蝗灾,这些偶尔发生的天灾。也需要朝廷增加额外的开支进行赈灾。”
“而想要节流,就只能从寡人刚刚说的这些事项里面动手。”
两位丞相和治粟内史面面相觑,对于秦阳提出的几点财政开支,他们都是知道的。
只是这几点都属于秦国最重大的事情,无论动那一项的钱,都会引来朝堂的大震动。
隗林和王绾,两人一直都在明争暗斗,无论谁对秦阳刚刚说到的几点事项进行节流,势必会让那个提议的人成为众矢之的。两人都属于秦国政坛上的老狐狸,可不会因为秦阳的几句话,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治粟内史萧任,也明白秦阳的话说得有理。只是他的胆子更小,实在挑不出该对那个项目进行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