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动秦军出征的军费开支,因为那关乎秦王的国策和秦国将军们的利益。
他也不敢动朝廷支援新占领地区的恢复建设。因为那也同样会损害到驻外官兵的士气。
当然,剩下的几项,不是事关秦王就是事关百官同僚。萧任实在不敢轻举妄动。
秦阳看看保持沉默地两位丞相,又看看低头看矮桌桌面那杯茶水的治粟内史。这三人,明显就是在明哲保身,一点都不想为了秦国而去得罪其他人。
秦阳无奈的摇了摇头,可惜他是半道篡了秦王嬴政的王位,没有自己的人才储备,否则他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些人慢慢换掉。换上一批敢闯敢干的人来和他一起治理这个国家。
今天的事情,也算是坚定了秦阳对秦国朝堂进行清理的想法。不过清理之前,秦阳需要先收拢一些可用的人才。
他们装聋作哑不开口,秦阳干脆也不想跟他们磨蹭,直接自己说道:“寡人决定,明年秦国不再对外征伐,以目前所占领的领土为边界,和剩余的代,燕,齐,楚四国商定停战协议,此事由王绾丞相负责,挑选合适的官员作为使者,出使四国。”
秦王亲口停下战争的脚步,三人都不约而同送了一口气。这是秦国每年财政最为庞大的一笔支出,由于事情涉及秦国国策和诸位领兵将军的利益,所以谁都不敢去阻拦这架战车的步伐。
现在由秦王自己开口,在三位大臣看来,这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们,大多脾气粗暴。如果知道是他们三人劝阻秦王停止了来年的征伐,那他们肯定会被各位将军报以老拳。
只有秦王亲自开口,修生养息,暂缓秦军征伐的脚步。这些将军才会乖乖领命,不敢造次。
“臣谨遵大王令。”脸上明显带着喜色的王绾,生怕秦阳改变主意,连忙起身应诺。
秦阳摆手,示意王绾坐下,这才继续说道:“对新秦地的支援不能停步,各地要以工代赈,尽快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哪怕暂时做不到为秦国提供税赋,也要尽快做到自给自足,减轻国库的负担。”
专门负责统筹此时的隗林和萧任也连忙起身应诺。
秦阳继续说道:“水泥驰道要继续修,这个不能停,还要加派人手,加快速度去完成,争取在明年年底,修建两条驰道。一条由函谷关到大梁城,一条由函谷关经武关,到南阳城。”
对于秦阳坚持修建水泥驰道的事,三人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他们三人的家族都有各自的商队,都向他们反馈过,关于水泥驰道修建之后的好处。
谁都看得清楚,有水泥驰道的地方和没有水泥驰道的地方,不论是行军还是同行经商,完全就是两种体验。
再加上现在修建驰道所用的水泥和石头都是由只管两顿饭的奴隶进行开采和烧制,大大节省了成本,占用国家财政的比例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家也就没有太多想要从修建驰道这方面进行节流的想法。
“剩下的,就是官吏和军队士兵的俸禄,还有宫中的日常用度。”
“这两方面,寡人的意见是,官吏还是士兵,俸禄都不能克扣减少。但宫室的修缮和寡人的日常支出,可以酌情进行削减。例如……”
“大王,万万不可。”秦阳话没说完,三位大臣就已经从各自的座位上走了出来,跪倒在内殿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