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位大臣的反对他削减宫中的用度,秦阳倒是有些疑惑。
按照后世影视剧的剧情,应该是皇帝宣布削减用度,在场的大臣纷纷出来叩拜,口中称颂皇帝的鸟生鱼汤,英明神武,仁慈爱民。
怎么到了秦阳这里,自己宣布削减用度,几位大臣就纷纷出来劝阻了呢?
既然不理解,秦阳也就不多说,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看这几位大臣能够说出什么理由来。
秦国朝官以右为尊,作为右丞相,王绾的职位属于三人之首,他首先开口道:“宫中用度,事关大王身体康健。宫室修缮,事关大秦颜面。大王怎么可以轻言削减。臣请大王收回成命。”
王绾这边刚刚说完,左丞相隗林就立即接上道:“大王勤于政事,不喜享乐,宫中用度向来不多。这些就足以证明大王是一位英明的君王,不需要大王再过度削减自己的日常开销。臣也请大王收回成命。”
“臣启奏大王,近年来,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大军出征和遭遇天灾时的赈灾拨款。其余项目,所占用的都并不是很多。而这其中,大王的日常用度,和宫室修缮,更是份额最少的。怎么也不需要大王削减自己的用度,还减少用度。臣也请大王收回成命。”
三位大臣的劝阻倒是各有各的理由,但秦阳削减自己的用度,也并不是只为了减轻财政负担。他从桌案后面走出,把三位大臣扶起来,这才对他们说道:
“寡人削减用度,寡人另有用处,可不是单纯想要减少财政负担,三位卿家请回座,待寡人细说。”
“诺!”
听到秦阳说削减用度另有用处,三位大臣倒是听话返回了自己的座位,等待秦阳对他们进行开释。
“其一,寡人从今年起,未来十年之内,不再新修宫室。除了过分残破,影响宫中安全的宫室要进行修缮外,其余的钱财,寡人准备在秦宫旁边,修建大秦国家藏书馆。”
大秦国家藏书馆。这个名词一出,立刻引来了三位大臣的注意。三人眼光彼此交会了一下,然后又重新看向秦阳,等着秦阳解说这大秦国家藏书馆。
“这国家藏书馆,寡人将用于收藏秦国,包括东方各国的所有书籍。这其中,不论诸子百家,还是各国史书,寡人今后都将收藏到这座大秦国家藏书馆之内。”
“在收藏的过程中,寡人削减的日常用度,将用来雇人,将这些藏书用隶书重新抄写,进行完整的复刻,再用纸张装订成册,然后由官方挑选适合传播的学说内容,进行大量复制,让秦国治下的百姓,都能够自主选择学习。”
听到秦阳关于藏书馆的用途,在场的三位大臣不由瞪大了眼睛,心中对秦阳的做法感到无比的震撼。
原本他们以为,秦阳最多只是将各国的学识和历史进行收藏整理。没想到秦阳竟然还想进行甄别,然后让各种学说流传到民间让百姓都能学习。
这让三位大臣,不得不为秦阳的大手笔感到由衷的钦佩。
秦阳看着三位大臣满脸震惊的模样,心里就跟三伏天喝了被冰饮一样舒爽,他继续说道:“当然了,等寡人一统天下,寡人还会聘请天下名士喝诸子百家的大才,将所有的学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编撰成为一部集合各家学说和各国历史的重要书籍,让我九州璀璨文明得以不断传承。”
对于秦阳的想法,三位大臣心中是无比的赞同。他们不约而同地再次从座位上走出来,对秦阳行礼道:“大王之名,必将传颂千古,万世流芳。”
对于三位大臣的赞扬,秦阳只是呵呵一笑,心里想到,只要自己最终能够一统天下,即使不用搞这个国家藏书馆,也一样能够让后世的人牢牢记住。
毕竟始皇帝可是千年之后,依旧有无数人在念叨着他对整个华夏的贡献。
“好了,这说完节流的事情,咱们再说说开源的事情吧!”
秦阳挥手,示意三位大臣返回各自的座位,这才继续说道:“再节省,也没办法让秦国更加富裕。节流只是缓解目前国家财政的窘况。寡人更希望的,是能够找到开源的办法,让国家能够拥有更充足的财力,为秦国一统九州打下基础。也为将来秦国治下的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
“不知三位,可有开源的办法?”